第488章 驳速胜论

    第488章 驳速胜论 (第2/3页)

连防务都可以免了。

    实际上,朝鲜的战斗力如此拉胯,就是这样的原因。

    朝鲜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般都是大明的辽西镇帮着阻挡的,明军甚至出兵帮着朝鲜扫荡过边境的游牧民。

    而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明廷可以说是将全国大部分精锐都送到了朝鲜,帮着朝鲜抵抗倭国进攻。

    甚至这种惯性都持续到了清末,一直到倭国在明治维新后再次崛起,又一次和历史重演一样进攻朝鲜,只是这一次中原政权已经衰落,自身都已经难保了,朝鲜这才进入到近百年的殖民时代。

    事事都独立自主,就等于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追求完全的独立自主,那是强国的特权。

    朝鲜和倭国这样的小国,其实并不是那么在意所谓的“独立性”。

    而大明的宗藩体系下,倭国甚至还羡慕朝鲜经常可以去给大明朝贡,甚至发生过争贡的事件。

    对于木下藤吉郎来说,倭国和朝鲜这样的小国臣服于大国,在大国的庇护下可以省去很多弯路,也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而东南崛起下制定的新的秩序下,倭国和朝鲜也绝对会是重要的一环,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好处。

    眼看着朝鲜已经快要融入到东南秩序中,而自己的祖国还在乱战,木下藤吉郎没由来的焦急起来。

    李舜臣不知道同伴的焦虑,他还要着手处理汉城的问题。

    眼看着高大的汉城城墙,李舜臣突然明白了苏大都督的那篇文章的意义了。

    《驳速胜论》。

    这是苏泽最近亲笔攥写的文章,刊登在东南的内部刊物上,也随着东海贸易公司的援助物资送到了李舜臣手上。

    苏泽驳斥的如今东南内部的速胜论调,认为东南只要尽起大军,就能犁庭扫穴的将明廷推翻,彻底完成中原统一。

    苏泽写文章就是驳斥这种思想。

    苏泽在文章中指出,攻占大明控制的城池,甚至从大沽登陆,再攻打一次大明的京师,都不是一件难事。

    但是战争不仅仅是攻打下城市这么简单。

    控制城市,收拢人心,建立组织,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

    而一下子占领明廷这么大的地区,东南上下是否准备好了,这就是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准备好,接手了明廷的烂摊子,东南如果做的还不如明廷,那反而会加剧丢失北方人心,甚至会让后面的仗更难打。

    同时在军事上,任何一次灭国级别的战争,都不是通过简单的一场战役胜利来决定的。

    所谓战争的转折点,不过是时候对战争总结的时候,历史学家总结出来的罢了。

    就算是长平之战,秦国也休养生息了很久,而且最后在灭楚的战争中也磕磕碰碰。

    所谓秦出函谷关横扫六合,这不过是文学家的浪漫写法而已。

    实际上的战争,都是通过一场场胜利和失败的积累,最后此消彼长,达成力量上的巨大差距。

    在那个时候,其实最后一场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