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新阶层和新教

    第518章 新阶层和新教 (第2/3页)

信天主教的,所以亨利四世对于宗教问题非常宽容,也让法国没有陷入到宗教内乱中。

    法国的日益强大,让四周哈布斯堡家族的联盟日益紧张,也加强了对法国的封锁。

    法国和异教徒人奥斯曼帝国结盟,对抗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组成的联盟。

    英国则是摇摆不定的。

    英国的前任女王,历史上被写进各种鬼故事的“血腥玛丽”,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

    玛丽女王执政的时候,对于新教徒疯狂压迫。

    这也让英国发生了内战,最后英国王位落入到了信仰新教的伊丽莎白一世头上。

    伊丽莎白一世就是一名新教徒,不过她继位的时候为了不引起国内宗教矛盾,对于宗教采取宽容态度。

    但是英国的宗教平衡非常不稳定,西班牙一直想要干涉英国,为此伊丽莎白一世甚至许诺不结婚,就是为了保持国内的宗教平衡。

    但是与此同时,欧陆北方的新教却在不断继续力量。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让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一些城邦内传播,并且逐渐影响到了尼德兰地区。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虽然是天主教徒,但是不少实力雄厚的选帝侯却是新教的信徒。

    而神圣罗马帝国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选帝侯和大领主,都有很强的独立性。

    达观不由的感慨,如今欧陆真的是乱成一锅粥了。

    不过达观还是想到了苏泽给他讲解的欧陆局势。

    苏泽用的不是宗教视角,而是阶层视角。

    苏泽对达观说过:

    “欧陆在斗争的,其实就是三个阶层。”

    “君主、教士和资产者。”

    “而欧陆的所有问题,所有国家的立场,用这个三个阶层的视角,就能看清楚,弄清楚他们的立场。”

    达观还是第一次见过有人这么分析问题,他当时很认真的听苏泽分析。

    “所谓的新教改革,其实就是一部分开明的教士,认为教会不应该占据太多的财产,认为腐朽的教会机构并不能垄断对神学的解读,也不应该垄断百姓对神灵的信仰,主张信仰自由。”

    “这个信仰自由,其实并不是随便信仰神灵,而是可以不通过教会来信仰神灵,也就是所谓的‘因信称义’。”

    “但无论这些新教改革者们是什么动机,又或者是什么神圣的目标,又或者他们是对经文进行的什么解读,推广新教的领主贵族,以及大力推广新教的君主们,可不是因为信仰这样简单的动机。”

    “罗马帝国那些支持新教的帝选侯们,支持新教自然是因为新教主张信仰自由,这等于打击了天主教的教士阶层,增强了领主的权利。”

    “打破天主教会对于宗教的释经权,这等于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于世俗权力的控制,这也是松开了这些领主头顶上的教会束缚,领主们自然是更喜欢新教的。”

    “而对于那些贵族和有产者们而言,躺在教徒头顶上收税的天主教会,就和躺在土地上收钱的地主一样,也是他们反对的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