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民族决定论

    第640章 民族决定论 (第1/3页)

    对于暹罗的使者,苏泽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热情。

    内阁中,内阁诸大臣正在听着沈一贯介绍东南亚的情况。

    在东南兴起的诸多事务中,被大都督命名为“外交”的这件事,越发的被东南官府的上层看重。

    可是各项工作中,唯独外交这个东西最难大规模培养人才。

    原因也是很简单,历史上名臣将相无数,但是外交家也就那么寥寥几个。

    从张骞到苏武,傅介子和班超,往后能够算得上外交家的大臣实在是太少了。

    甚至对海外事务有所了解的官员都不多。

    前明的郑和下西洋,原本建立了一套朝贡体系,但是后面的明廷已经无力维持这种朝贡体系,甚至因为倭国争贡而引起了几十年的倭乱。

    东南的外交工作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而沈一贯就是这个体系的建立者。

    所以众大臣没有人轻视沈一贯这个年轻的行人司主司,因为大都督对沈一贯的评奖是储相之才,也就是能够升任未来宰相的人才。

    而且大都督还有意向,要让所有年轻官员中有能力的都派到外国去锻炼一下,很明显这是将外交工作当做升级高级官员的必要锻炼过程了。

    沈一贯面对一众大佬,不慌不忙的说道:

    “诸位大人,你们问暹罗人和缅国人的性格为何如此不同,那就要说一说暹罗人的由来了。”

    “其实暹罗人最早也是从我们中原被挤出去的西南夷,他们自称为泰族,其实就是如今我们西南地区也存在的傣族。”

    “无论是泰族还是傣人,他们因为中原的汉文明强盛,被挤压到了东南亚地区,如果打一個比喻的话,这些泰族就像是宋代的时候,被驱赶到中亚的契丹人。”

    “当年金国强盛的时候,灭到了辽国,剩余的契丹人进入中亚,很快这些强壮的契丹人带来了逐鹿中原时候学会的文化,他们本身又很具有战斗力,于是被中亚地区的君主们所雇佣,成为附属小国。”

    “但是这些契丹人很快就反过来吞并了那些吸纳他们的西域小国,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