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动倒贴的大儒师父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动倒贴的大儒师父 (第2/3页)

响到李铭那一分支的经济收入与浩然正气增长。

    而且李铭私下里其他的渠道也有极大概率动用不了,商人自古追逐利益,一旦得知李铭式微,自然是不愿承担风险。

    那些成名大儒的著作在三国境内基本都是畅销爆款,即使质量参差不齐,在名气加持下,依然有不少人愿意买单,商人们也就不愁销路,故而每次都会大肆投入去安排人抄录与流传贩卖。

    只需要低廉的人力成本,就能有几何倍的回报,当今世道最有钱的大群体不是青楼常客,而是这些文人才子。

    穷人现在很难踏入儒道,而有钱人家为了给予后辈更好的资源,自然是愿意重金购买大儒的著作来看。

    这就跟研究物理学离不开爱因斯坦一个道理。

    正是这般朝利益倒头的商人,上一秒对你毕恭毕敬,指望着你出书来赚钱。

    但只要得知李铭得罪姚川这位在皇室说得上话的人物,有很大可能李铭的著作会遭到封杀和禁售,这种情况,从事抄录贩卖的商户肯定会避而远之。

    谁也不想辛辛苦苦投入大量钱财与人力,最后书没卖到钱全搭进去了,还得背上得罪姚川的风险,这就很不值当了。

    与李铭相比,能从姚川那里拿到的著作自然是更好的。

    打着当世诗词第一人的名头,搞本大儒诗集出来,价格那时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就算虚高了照样卖到有价无市的程度。

    特别是对于年纪轻轻喜好面子的富家公子,平日里追求大家闺秀以及知名才女靠的不是什么庸俗的金钱,而是看谈吐与才学。

    一旦有了大儒诗集这种B格满满的东西,也能衬托的自身格调高雅不少。

    而这些东西,李铭一把年纪的老牌大儒岂能不知?

    但他就是要冒着被封杀埋没自毁前程的风险去搏一搏。

    他自知对于收林言宸为徒没有太大的把握,自己虽身为大儒,但在场的大儒并不在少数。

    换位思考,那林小子凭什么不去拜同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