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方叉车厂

    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方叉车厂 (第2/3页)

重型货车,车身的重量,加货物的重量,都要计算出来。这可比简单计算叉车平衡重量和货叉的强度难度难多了。

    因为货车的重力是分散开来的,分散开了的压力和集中一点是不一样的。但就算如此,轴承和货车大梁都有一个极限。还有各部位的传动力,各种齿轮的密度,大小还有轮条用在小车上能行,用在载重加车身自重后高达几十吨的情况下,会不会出问题,这都是要考虑的事情。

    这次的研发,必须汽车工程师配合,只有汽车工程师懂汽车结构,还要找动力学的专家过来联合研发。如果不这样,罗成就得没一个部件都用签到系统去获得数据,但就算如此,可能也不是万能的。就比如轴承,系统给你大小数据又有什么用,这时代的钢材型号要求不达标,你用其他材质的钢材造出来,承重力肯定达不到要求的。

    总不可能罗成再用系统去研发钢材生产工艺吧,那为了生产一辆重型卡车,很长时间内,罗成啥都不能干了。

    让高茹回科研所,那边的曹教授也留下,姜组长那边前天打了电话过来,也就在这两天会过来。在决定到义安汽车厂发展后,主要还是家庭安置的问题。这些天在天户那边,姜组长等人也没闲着。

    就新式发动机新能方面正在总结和发表报道,所以才耽误了一些时间。并且他的一些同事得知姜长远在义安短短两个月不到时间里,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功。有几个想跟着过来的。

    在大城市虽然好,而且还有高级工程师指点,但大多数工程师的晋级已经不是靠学习了。而是要有自己的研发项目和成果。

    姜长远是汽车工程师,但凭借现在研发出来的发动机,转发动机行业的话,哪怕他在这款发动机不是挂领衔研发。可也是第二研发人,足够他的工程师级别晋升了。

    罗成安排好高茹要办的事情后,打电话去天户联系姜组长了。姜长远在天户住的是小楼房,因为级别不高,家里是没有电话的。得打了电话等人去通知,然后那边再打过来。

    就在半小时后,罗成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还以为是姜组长打过来的。没有想到是地方部门二把手打过来的。

    询问罗成要不要接收一家重型机械厂,机械厂以前还是好几个厂合并的,还生产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