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 汽车厂没钱了

    第二百四十五 汽车厂没钱了 (第2/3页)

了,不像我们叉车厂,招的学徒不干上个几年,只能打打下手。”

    “听说这汽车厂的工人,是每个月都可以购买内部指标粮。像我们这样的,一个月能买三十斤大米呢。而且这边的食堂师傅炒的菜真不错,要是在老家连城,我肯定不舍得全部吃完,得带会家给家人吃。”

    “三十斤?有这样多嘛,中午有人去看公告了,正式工不是二十五斤嘛。好像要当上组长才有三十斤。”

    “还有职工技术级别补助,四级以上的技术工人,都三十斤,要是有技术又当组长了的,三十五斤呢。”

    “每个月都有的话,是真不错,还都是细粮,省着点吃够两个人的口粮了。”

    “不只这些,今天早上参观的时候,你有没有看见厂外的东南方向正在建设的房子,就是我们来招待所还路过的呢。”

    “看见了呀,怎么了?”

    “我问了这边的工人,建的是职工小学。如果是我们连城的叉车厂,总共工人就那么点,不可能给职工建小学的。这边汽车厂的福利是真的好呀。”

    “咋的,你不会想调动来这边工作吧。”

    “暂时还没,就算我想,也要回去跟家人商量。而且我们要在这边待一个月,等看具体情况吧。说不定还有很多职工福利我们没看见的呢。我最关心的还是这边的招工情况,我们早上来的时候工厂门口有很多年轻人站在门口,也没穿工作服,我感觉都是这边工厂新招的员工。反正有一个月的时间,这边要是真的经常招工的话,来这边生活也不是不可以。”

    “这边经常招工,跟我们调过来有什么关心。”

    “你想呀,什么工厂不都是优先内部招工,然后再对外。万一门口哪些人是对外招的呢。”

    “对外招?你的意思~~~。”

    “我家里情况你应该了解,上上下下都指望我这点工资,也就我技术级别还可以。但下面的都到成家的年龄了,指望叉车厂给我家解决嘛。反正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得搞清楚这边汽车厂的情况。”

    除了吴厂子住的房间,基本这样的职工对话都在上演着。从连城来的时候,所有的人的确达成了共识,工资都一样,谁愿意背井离乡来这边呀。当然了,这也的确是有人煽动,可就算有人煽动,说的也是事实。

    谈奉献精神,难道在连城工作,去其他厂的话就不是奉献了嘛。最多让工人有点顾虑的就是没服从上面的命令。这年头的工人也很讲究服从性的。

    次日,晴。

    好像上次下过雪后,这几天天气都不错。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中下旬了,日子过的挺快。干活的人,忙着手头上的事情,一天肯定是转眼就过去了。而罗成也是被自己整的,天天画这个看那个,没事还要去下面转转。真正偷懒的时间其实也没多少,所以也觉得日子过的快。

    而到这个时间段,最忙的就是财务部门了。对账要帐的日子,机械厂要给钱,压个几日,先把轧钢厂那边的帐要回来,至于欠那边的材料钱,一笔是一笔,钱可以对冲。但单据上是要分开,否则不好对账。

    至于城区外的账目,给钱不是通过银行,因为银行目前没有跨城区汇款业务。而是去地方财务部,先联系好要给钱的单位,然后把钱按照上交利润的模式给地方财务。而地方财务的钱也是通过一些方式,到达其他城市的地方财务单位。

    就比如汽车厂卖的减震器,是不需要购买凭证来买的。所以在没有票据的情况下,能直接发货的物品,卖出去的钱,其实都是互相通知后,去地方财务部门领钱的。

    这样只要一个电话,有个单据号,另外一方就能很快拿到钱了。这其实也算后世银行的一种功能,只不过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是通过地方财政部门来实现的。

    而今天,其实汽车厂除了减震器可以收的帐,还有就是挂靠在运输站的运输队账目要去运输站结算一下。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别的厂来汽车厂这边结账了。

    甚至轧钢厂也是派人来收钱的,供应给轧钢厂的手动叉车和托盘,虽然数量不少。但欠轧钢厂的材料钱更多,各种车辆基本都要用到轧钢厂的材料,叉车现在也只是收了八十吨粮食,钱的话,也最多是四辆的钱可以找轧钢厂要。其他订单车辆,罗成还没把叉车生产出来呢。

    而方块车2.0,也是生产了没销售的状况。方块车1.0和三轮货车也不是卖给轧钢厂,所以欠轧钢厂钱很正常。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