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发动机出口

    第二百五十章 发动机出口 (第2/3页)

,单纯的陷阱式防拆解,人家最多用大量的尝试,硬堆也能给你攻破了。

    比如有十个选择题,选错了发动机就会无法安装回去,但报废九台总有一次能成功。而到下一步,又出现同样的情况,继续堆就是了。

    罗成也知道,你要是有足够的发动机那样去拆,肯定是能拆到想要的结果的。可真要去拆,罗成想说的是,那不是十选一,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有些东西是反压在下面的,也就是说,你要进入这十选一问题之前,其他地方没拆解,都无法触发这十选一。因为你下面压的东西没注意没先拆掉,你就算是十选十都是错误的。

    当然了,也不能小看日本的工程师,他们也不可能无脑拆卸,起码多少会避免掉一些地方。但没有组装图纸的情况下,百来台发动机拆下去,都不一定能拆出什么结果。

    按照罗成的分析,就这个发动机价格,没个一两百万美金的价格,想逆推数据很难。除非赵主任安排专门负责组装的几波人出问题,解析一个陷阱,起码能少做很多次逆推实验。

    而一两百万美金,对于日本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逆推的过程是繁琐费时的。真解析出来了,罗成还有中级发动机图纸等着呢,涡轮增压。实在不行,把签到功能耗在电子技术上,机械发动机老子不玩了,玩电子智能。

    日本在中国有合资产业,所以也有人民币。但国内又不缺人民币,你用人民币买其他产品可以,但发动机对外出售的话,不收人民币。你日本不是有不少工业产品和设备嘛。可以用来交换。另外说一下,因为是出口,量少不卖,起卖价格一百台。

    一百台发动机,其实也就三十万而已,美金二十万左右。对于日本来说不算什么,日本可不跟中国一样,欠苏联几十亿债务。

    二十万美金或者工业产品和设备,要是就能把中国的最新技术学到手,这可比派间谍啥的轻松多了。

    至于其他国家,朝鲜现在也不生产汽车。苏联也要了十台,反正是抵债,也别跟他们说什么百台起卖。在苏联面前,目前国内的确强硬不起来,债务一开始说用食物抵债的,但这两年太艰难,勉强协商加上了可用矿产。

    法国也有点兴趣,但这毕竟是民用产品,不像日本那样积极。

    义安汽车厂这边,已经有了一条发动机生产线了,一直在不急也不慢的生产着。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好是好,但目前也只用在方块车2.0上面。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属于产量过剩了。

    没有阻止发动机继续生产,主要是觉得这款好的发动机要是申报的话。国内的红旗车,吉普车,轿车,可能都得强制采购汽车厂的发动机了。

    现在没人主动联系,大家都是觉得罗成价格定高了,并不是没有市场。等过阵子,罗成发现自己的汽车厂根本用不完这批发动机,打算对外卖的话,就会降下来了。

    而汽车厂的发动机还有存量,罗成就让副厂长杜永康再建一条生产线。当着罗成的面,杜永康没说什么。内心多少是有些想法的,罗成看中自己设计的发动机,但不能脱离计划生产呀。

    罗成现在只要没他的事情,会议都是副厂长召开。所以在罗成不在的时候,杜永康又把增加发动机生产线的事情提了一下。想看看其他部门负责人的意见,杜永康这一提,不少人倒是沉默了。

    之前整个厂都是罗成决策的,说搞什么就搞什么,厂里的产品像减震器,助力泵啥的,除了自用还都能对外销售。这发动机好像还真没对外卖过,主要是这价格三千块,卖的跟进口一样了。

    进口的发动机是没汽车厂的好,但不管如何,有些人就觉得不应该卖的跟进口价格一样。进口的东西懂的都懂,谁都知道是加了好几倍卖的。你卖一样,其实就是比进口的都贵的意思。哪怕给的钱是一样,但你就是贵了。

    大家沉默了,副厂长说的是有道理,这要不要跟罗成唱一次反调呢。

    “杜厂长,这事我看还是算了吧,罗厂长不是说了嘛,就算方块车用不掉,汽车厂也不打算卖这发动机,这发动机毕竟是自己厂生产的,成本其实又不高。实在不行,用在我们厂的三轮货车上也行的。”

    “张主任,这用在三轮货车上不是浪费嘛。三轮货车用普通柴油机就可以了。虽然我们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比购买柴油机还便宜,但我是觉得只要发动机肯降价,就算卖一千五,其他车辆厂可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