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义安汽车厂现状

    第二百七十章 义安汽车厂现状 (第2/3页)

,得安排工作。

    上年建设好的厂房,也迅速的被隔车间占领使用了。什么产品的产量都是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的。

    杜永康的父亲是地方单位领导,现在是省地方单位施压,希望多弄点方块车2.0出来。农业的想要三轮货车。而出口这边叉车需求量也是个无底洞。罗成不在,杜厂长临时管理汽车厂,牛鬼蛇神都出现来打招呼了,这样多产品,根本不知道优先提升哪款的产量。

    特别是一辆大型货车整装好了货箱,停在了汽车厂的车辆产品点,也在询问是先测试后生产,还是直接生产。还有就是,罗成走的时候,还说整一个汽车厂自己的停车厂,不但是自己的运输队需要,就这生产好的各种车辆,也需要一个停车厂存放呀。

    现在汽车厂内的停车棚,只不过是临时搭建使用的,得拆了重新建设厂房使用。西边的地皮也在开始清理了,汽车厂自己的研究楼要建设,还有职工楼也需要建设。这上年建好的职工楼,都没开始分,就已经不够分了。

    本地的职工可能还不能第一批分。就算分,普通正式工肯定分不到。到优先叉车厂外地过来的,还有军工厂的工人。

    而这样一来,还得批地,继续各种建设。

    现在明明是整个工厂各种产品都需要扩张,可杜厂长却不知道干什么好。节奏太快了,根本适应不来。要按他以前在镇里工作的经验,随便一件什么事,都先开个领导会议,然后研究怎么开展工作,再一步一步落实下去。

    表现?表现个啥呀,最后杜永康是直接怂了,什么加产之类的事情。跟他说没有用,汽车厂的产品,能生产出来多少是多少。再也没有罗成刚走,他就主持会议说要如何如何了。

    在轧钢厂那边,杜厂长也是没底气说话,送个货还小心翼翼的先去打招呼,说要送货了,什么时候送过去合适。而以前罗成在,都是手动叉车和托盘啥的,积累到多少了。然后就立刻打电话喊那边赶紧过来拉货,哪有什么送货呀。

    按照罗成的说法,产品都是给你生产的,汽车厂都没卖给其他什么企业。你的东西你不安排车和人来拉,开什么玩笑。

    而汽车厂没有罗成在,后勤部才算是送了一口气。要知道汽车厂是几何的形式发展,这后勤压力也是几何的形式增长。需要大量后勤人员,各种采购,都需要后勤部去落实。而且现在光看管仓库的都十几个人了。

    想当初,还是修理厂的时候,后勤部总共也就三人,现在都几十人了。按照道路,现在的汽车厂规模是不需要这样多人的,但同样也是发展节奏太快,导致每个车间都要安排对应的人手。

    要是处理完一件事情,再去处理另外的事情,节奏放慢,那人手绝对够。可现在经常是这边没处理完,没多久又一个新项目出来。

    如果大货车要量产,没专门负责的后勤人员根本不行。还有就是张主任知道的,车用空调生产线不能在借用其他生产线来额外生产了。也得独立弄条生产线出来,又是厂房又是设备安排的。

    好在罗成不在,这问题暂时被压着了。而那个叫胡平的老师,这过完年一来这边,就开始着手家用冰箱和空调设计了。想着就头疼,人家是一个项目就可以建立一个工厂,这汽车厂,项目是隔一阵子就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现在后勤部都直接占领了新办公楼两个办公室了,别说工厂内的,就工厂外的,溜冰场,电影院,门诊,甚至已经开始招生的小学,托儿所,保育室,什么不需要后勤人员负责。

    电影的电影票,需要去印刷吧,座椅维护要人吧。学校的书籍采购,桌椅板凳黑板粉笔。保育室的婴儿床,大量热水瓶啥的。门诊那边也要采购。这年头很少有专门的采购部,都是后勤部负责的,后勤部得安排采购人员。

    罗成走的时候说要建设在公交站台那边的门面房,也已经动工了。说实话,西边加盖职工楼和研究楼,再弄几个厂房,增加一个分食堂,能连接汽车厂的地块已经没了。这还是学校和门诊啥的是额外批的地皮。

    汽车厂再想扩建,附近肯定是有地皮的,但哪怕是隔一条街道,围墙肯定分离了,要多建设大门,安保的工作要增加。很多事情别看只是分割一条街道,操作成本就增加很多。

    按照现在传统的做法就是把工厂的项目独立出去,建设成独立的分厂。到时候分厂食堂,办公楼各种需要的部门都得有。而到时候罗成去分厂的话,那就是真正领导视察了。

    现在汽车厂是安于现状都有些忙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