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们不一样

    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们不一样 (第2/3页)

体现不了多少优势。至于去教书,现在也就汽车厂这边和工业区那边有小学,要不了多少人。

    但也不是说不要这些高中生,罗成反正也是来者不拒,有文化的总比没文化的强。这年头能读到高中的,其实都是有头脑的人。可来工业区的话,有些没有找到合适岗位的,比如宣传部也要一些女生高中生。

    所有高中生,只要自己不觉得高人一等,就必须给比普通人要好的工作。罗成是全盘接受的,而且直接是找各车间主管带,车间主管下面其实还有组长之类的。按照规矩,新来的都是组长带的。

    可罗成要培养一批基层管理人员,高中生就比较合适了,直接让主管带。实行专门的考核制度,三个月后检查能力,合适后,最少都是一个小组长,半年就可以当主管。反正能给他们一个更捷近的提升渠道。

    不像普通工人,只能通过等级考核,提升工资。

    当然了,如果其他人对这制度有意见,有本事你也去考一个高中来。而且大学生一来就是储备干部,工资比普通正式工还高一级。几个月后转正,直接是干部,拿四级左右技术工人的工资。你们怎么不去有意见。

    就算是中专生,也比普通工人工资高,基本都是技术工。所以高中生只是多了一个快速晋升的渠道,具体其实还得看表现,表现一般,也就跟普通工人工资一样,比中专生还少。有什么好不服气的。

    而这年头高中生其实也很稀少的,一个高中一年最多就二百来个高中生毕业。一个城市加下面县城的,高中生才不过千把人。只不过因为工业区的问题,这毕业季招工,是面对整个省区了,所以对工业区来说,竟然还出现了有些接纳吃力的情况。

    怪只怪工业区这边的待遇太好了,很多东西都不要票,在内部可以直接买到。而这年头很多票据其实是比现金还值钱。比如细粮票,一斤大米一毛六分多,而一斤粮票,得要两毛,甚至在前两年内,一斤粮票要三四毛。

    饥荒时期,鸽子市一斤大米卖五六毛很正常,涨的就是票的价格,因为有票,你买粮永远是一毛六,而且有票肯定能买到粮食。

    去工业区上班,你哪怕真把挣到的钱都买粮食了,那你再把粮食倒一倒,就知道真正一个月的收入了。但你想倒粮食,得注意了,你去卖粮食小心被抓。最好就是亲戚之间互相帮助一下。邻居之间偶尔帮助一下也行,反正千万别去鸽子市倒腾粮食。

    被抓了,人家会直接找厂领导,罚你扫几个月厕所都是轻的,还取消你一定期间的福利,甚至严重的,不但自己倒腾还帮别人倒腾的,那要被开除,可是要记录在案的。被开除,不是说工业区不要你了,而是所有的地方都不会要你。

    除非你家庭条件艰苦到特别可怜,街道办或许会给你一份拉大粪每天三毛钱的工作。还属于散工。

    汽车厂的项目快速的在搬离,导致后勤部张主任也没办法在汽车厂这边待了,实在是这边没啥要处理的事情了。他也只能去工业区上班,好在罗成也给他一辆代步的边三轮。否则就算他有自行车上班也要蹬很久。让他天天去挤免费的公交也不合适,他的工作性质也不适合待办公室了,要到处跑。

    张主任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他还记得当初罗成刚来的时候,还就是重视罗成是一个工程师,一开始就让罗成去倒腾边三轮,弄好后就是为了他上下班方便。那时候他上下班虽然是自行车,但平时用车可是有辆吉普的。

    现在好了,自己成为开边三轮的了,不过有一点好,边三轮可以天天开回家,加油的钱还单位报销。这开边三轮上下班,比以前其实牛逼多了。而张主任的自行车还可以给家人骑。

    这项目都搬到工业区了,就留了一个修理车间,毕竟整个义安城得有一个修理汽车的地方。可其实很多厂房建立还没半年,虽然一开始建设的很多厂房为了赶速度,都是单层的几百平方小厂房。

    但架不住数量多呀,总不能就这样空在这里浪费。至于说推了重建其他的,这年头要那样干,保证罗成要被大大的教育一番。你要推了重建,还不如问上面重新要一块地呢。

    现在不正好跟小鬼子达成了合作协议嘛,将会有大量的各种产品粮食送来这边。这些单层的车间,全部用来做仓库最合适了。并且把之前的停车棚全部拆了,之前为了放产品和停车,建了一个很大的停车棚。都是钢铁建造的,拆起来容易,还可以重复利用。

    停车棚拆了之后,这边还要继续建设。建一个中转站,也可以说是属于汽车工业区的一个大型公交和运输的中专站。

    不但这边有,汽车工业区那边也有。这司机们出发工作之前,不可能把公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