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乱

    第三百章 乱 (第2/3页)

   没有错,这年代就是警署的去教唆别人去干一些灰色行业,你们不去干,他们哪来的油水捞呀。

    而解决了包头的事情,罗成最近要买大渔船,说要捞鱼卖。国内那边弄不到,但香江这边能弄到呀,很大的没有,可也不会想罗成一开始送车辆过来的那条船那么破旧不堪。

    而且之前运输货品过来也是太草率了,冰箱空调体型小,成品运输小船也能装不少。但车辆的话,完全可以拆开后运输零配件过来。

    别看香江现在人口少,但有才华的人并不少,要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最少都是出生在解放之前好些年的。而能读大学的,并且是在解放之前的,有多少家庭成分是农民的呢。资本家的子女读书的多,还是普通家庭的人读书的多。而解放后,有多少人是逃离到这边来的。

    所以千万别小看现在才二三百万人口的香江,在这边,能招到大量的低廉工资的普通工人,也能招到不少有才华学子和一些技术工人。

    高一些工钱,在香江完全可以招一些组装的技术人员,再带着普通工人在香江这边组装。那罗成建设的工厂,才能叫真正的工厂了,而不是一个收集物资的大仓库。

    在罗成打算买了船之后,直接运输配件来香江这边组装。周督察是一百个赞成呀,如果是运输配件那就好办了,香江目前的关税是不低,但那是针对成品。毕竟香江就这样大,资源有限,很多香江这边的物资,原材料进口都没什么税收的。

    要知道香江现在一万多个工厂呀,就三百万人,大部分人从事加工行业。哪有什么粮食给这样多人吃呀,而香江物资方便又并不缺少。就是因为粮食和很多基本的原材料都只收船只停靠费而已。

    罗成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又在湾仔这边建设了工厂,再买几艘民用大船。完全可以自己排人去周边国家进口货品嘛。只要罗成出点钱,在泰国或者新加波等地方弄一个皮包工厂。而罗成的货品又不是违禁品,完全可以正规化进出港口。

    为什么周督察让罗成那样去做,因为他们之间的事情是纸瞒不住火的。周督察挣那么多,管理海警的眼红了,想要拿更多呀,要不然就要查湾仔港口这边的货。

    但罗成如果走正规渠道,钱肯定是要多花一些,但能二十四小时随便进出港口。也不用担心海警那边找麻烦了。只要罗成的货品数量上来了,有些费用周督察少拿一些也无所谓。

    “罗少爷,我们如果都正规化了,这姓周的还拿那样多,是不是有些不值当。”

    “没办法,现在想把周长昆踢出去就等于得罪了他,现在有他在,货品根本就不愁处理。整个香江都这样,只不过我们要是做大了的话,他还拿这比例,的确有些过了。”

    依然还是简陋的居住地,罗成跟张浩和刘青在商量事情,在湾仔这边,周督察的确替他们摆平了很多事情。但他们是带着任务来这边的,如果只是卖一些冰箱和空调,一直跟周督察合作也没有关系。但以后呢,他是要跟这边的海外公司去谈合作的,那时候的数量和金额都是动不动几百万的。

    而周督察这边,他的实力和付出,目前肯定是对等的,但以后肯定不行。来香江这样多天了,国内安排在香江这边的其他联络员也跟罗成会面了,这边的联络员其实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依靠香江这个自由港口,收集其他国家的信息,而不是说安插在这边,要对香江如何。而联络员这边,在香江的时间长,知道的信息肯定也多。

    按照联络员的意思,在香江这边,不管发展什么,都要跟警署合作。否则哪怕你做正规生意,也一样有人找你麻烦。但周长昆只是一个督察,在湾仔这边,有周长昆就足够了。但其他地区呢,除非周长昆能升到总督察,还能在其他地区也帮的上忙。

    并且周长昆最近地区是在运作,香江这边的局势就是这样,这周长昆不继续往上爬,你以为就算罗成自己没打算,他就能保的住罗成这颗摇钱树?

    现在海警那边已经胃口要变大了,等更高级的官员注意到这边,他周长昆现在能吃肉,以后最多就喝口汤。

    他周长昆想升总督察,需要的资金可不少。而罗成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