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食堂的福利取消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食堂的福利取消了 (第2/3页)

目张胆的去了。罗成以出口的名义,又在工业区要了一辆商务车,在元宵之后。罗成根茜茜轮流开车,先带着胡平的儿子儿媳外加孙子出发了。

    至于胡平的女儿女婿,女婿也是出身不杂样的,只能等下一次罗成回来再带走了。这次没让高茹跟着一起走,让高茹自己坐火车先去深城等着,他到时候再去汇合。

    高茹要去新加坡,也要先从到香江再转去那边。又或者罗成直接安排私人船只送她去新加坡才行。否则她一个人的话,国内海口都出不去。

    就这样,在罗成的安排下,罗成带着人先跟茜茜回娘家了。这次在娘家住了一晚,然后罗成再开车带着胡平的儿子孙子们去深城了。到了深城,没有选择坐正规的轮船去香江,而是在货船的停靠点再带着高茹去香江的。

    在到达香江后,罗成跟胡平的儿子儿媳商量着,香江现在比较乱,如果他们只是想过简单的日子,打工挣点钱。那么别到香江了,跟着高茹去新加坡,帮忙管理工厂,哪怕他们没管理经验,一个人也都给一百五的工资。保证在那边能生活的很好。

    但在香江这边,他是没精力照应,而且像他们这样的,不能说身无分文,但也差不多。知道国内的钱在这边用不了,弄了点金子带过来的。但那点金子,要是他们一家几口,一个月不工作就活不下去了。

    可毕竟是受人之托,要是他们想留在香江打拼,做点生意什么的。那罗成可以给他们几百块钱当本钱。只要有头脑,在香江哪怕是摆一个吃食的地摊都比打工强,但香江乱,帮派多,警员跟土匪其实也没多少区别的。帮派要保护费,警员要茶水钱,性质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茶水钱这说法文雅点。

    给他们考虑的时间不多,因为高茹不会在香江停留多久。最终胡平的儿子儿媳带着小孩选择去新加坡。一是他们有小孩了,想图个稳定,如果以后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在新加坡先打工挣一些钱。到时候有想法也可以进退有度,就这样,在来到香江的第二天,胡平的儿子儿媳跟着高茹又坐船去新加坡了。

    罗成在香江,只需要享受生活就可以。下面的工厂公司都有人打理,只有重要的事情,下面的人才会像他汇报,而他家里就有电话,谁有事找他,在家里接到电话再去处理都可以。

    而在香江这边,和预想的一样,年初各工厂加工的订单就开始暴涨了。上一年喊的招工口号,月入八十,那得加班才能拿到,现在不加班都有八十了。这加班的话,就破百了。这也就意味着普通人工资在香江突破三位数了。

    普通人有了钱,就有消费,有消费就能带动更多的消费。这也导致罗成一开始收购的一些民用产品厂生产的东西销量大增,罗成是躺家里钱都数不过来。

    而在国内,义安汽车工业区迎来了新的大规模发展。就在今年三月一号,也就是罗成刚去香港没几天,法国正式宣布跟台岛断交,跟本国达成建交。这老法为了表示建交的诚意,竟然采购了不少工业区的货车和客车,还有‘摸你了’等车辆。包含工程机械车辆叉车。

    这对于新担任工业区的区长和书记来说可是头等大事呀,不过有一点,新来的区长和书记都是地方单位出身,没在企业和工厂干过。在考虑问题方面,会求稳,不瞎折腾。这就导致一点,订单量是很大,但在考虑问题方面,更讲究贡献,占在国家层面考虑。

    没有跟罗成一样,因为东西出口了,就去跟上面的领导要物资。出口的外汇全部由国家部门去安排,只要换算成国内的货币给他们就好了。

    就这做法,得到了上面领导的点名表扬。不愧是机关干部出身,不像罗成一个市井小民一样,有点成就就跟上面讨价还价的。

    工业区在沉寂了将近两年,再次开始大量招工,增加生产线。

    但只过了两个多月,工业区的储备粮是直线下降。每招一个人,刚来肯定中午晚上这不要票的一斤粮是满额造。内部大米的购买,也是一斤不少的购买,再算上一些美食卷的福利票据。这光是粮食的支出,没有进账,靠以前多出来的储备粮哪里够这样搞呀。

    所以在五月中旬,工业区取消了食堂不要票的福利,一个人六十斤粮呀,这比内部购买粮食的福利还要大的很。而且工人除了农村来的,基本都有自己的定量。别看工业区现在的职工人数以万来计量,但农村来的,除非是走了关系的,否则基本没有。

    好在罗成这边也就表妹王月没有定量,但罗成人在香江,茜茜是可以帮他领定量的,给王月点粮票吃饭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一下就回到了以前吃饭要算着用票的时候了。好在厂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