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 表妹王月

    第三百三十四 表妹王月 (第2/3页)

  而这以后呢,一个月五千,这工资,再大的干部都不可能有吧。不过想想也是,几万块的汽车都是个人的,如果是在国内工作的,哪怕是领导,一年挣几千块又如何,也买不起轿车呀。退休的老干部,不也是骑个自行车出门嘛,跟大伯比,今天是真开眼界了。

    就两个妹妹,现在不还年龄小在读书嘛,大伯是让她们认真读书,也不需要去考什么职业学校,也就是中专。能读高中就读高中,最好上大学,不过国内目前没金融管理类专业。因为个人做买卖现在深城都是测试阶段。

    但只要肯学,成绩哪怕不是很好,罗成也答应送她们去香江读书。小雨和诗诗的子女也一样,这年纪努力读书就是了。

    不过秦茹知道自己两女儿的料,就算要考上工业区这边的中专,都要看运气,这还是她们父母在这边职工的情况下。比两儿子强点,但也不算是什么读书的料。因此内心早有打算了,读书不行的话,过几年大一点,让她们跟着大伯身边去,讨好大伯,随便安排点啥,不比读书强呀。

    而罗兵一家人走了一段路,回到家后,就把饭菜给秦勇的媳妇了。饭菜肯定是冷了,热一热就行了,有不少肉菜,都是还没上桌就提前打包好了的。

    看着带来的饭菜,秦勇家的两小孩可是高兴坏了。他们一家没定量,秦勇和他媳妇又属于临时工,福利也少。吃肉可真要靠姐姐姐夫救济,这大饭店里弄出来的肉丸子和红烧肉,还有炖鸡,油水足料足,哪怕是冷的,这一家子人都闻着流口水。

    秦勇的媳妇去热菜了,他自己倒是询问着姐姐一家,姐夫哥可是开车回来的。而且车子还不是自己开,有司机专门开车。他在上班的时候都看见了,这回来找姐夫,有没有什么关照。

    这有些东西呢,哪怕是当姐的,这样多年了,加上孩子也对自己弟弟一家有怨言。她也不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只是把弟弟一家赶出去,在这年代,他们农村户籍的,那真是落脚地方都没有。

    现在嘛,以后一家人一个月能挣三万了,这还只是工资。大哥罗成还说有什么股份分红什么的,还有额外的钱拿。这事情哪怕秦茹这个当姐姐的也不想立刻告诉秦勇,不过倒也可以分享一些喜悦。

    罗兵的大哥年后就会带上他们,包括刚子和铁子去深城做事情。而这边的工作嘛,正式工作是可以转给别人。罗兵和秦茹打算把工作都转给他们夫妻两人,其实这有些浪费,因为秦勇夫妻好歹也有临时工,两人一个月加一起也有将近四十。

    如果罗兵和秦茹不把工作转给他们,要是给其他人的话,人家哪怕没工作的,也能直接成为正式工。给他们,他们自身的临时工其实是浪费了的,但正式工和临时工不光是工资的差距,主要是能把他们的农村户籍转到城里来,以后可以吃定量。所以有所浪费也是值得的。

    没告诉秦勇一家他们以后跟着大哥会有什么待遇,只是说他们的工作和这边的职工楼都会给他们,工作的事情,就这些天就能交接完成,

    这话说的,秦勇高兴死了。十多年了,不容易呀,多少次看见希望,又破灭。姐姐姐夫直接让出工作,这可比去找关系给他们转正稳妥一百倍。而且他们一家就四人,可没姐姐生四个这样多。房子也让出来,二室一厅带厨房,就他们一家子住的话,宽敞着呢。

    小雨和诗诗一家,诗诗家是很和谐,主要是刘卫国有个常年吃药的父亲,一直觉得亏欠诗诗。所以在刘卫国家,诗诗说话,他基本都听从。在单位里,人家都说刘卫国是一个怕老婆的。

    这诗诗和刘卫国以后一个月就能有两万,自己家小孩都在读书,成绩也不算顶尖。跟二哥罗兵家的小孩比,那是强多了。诗诗倒是听从大哥罗兵的建议,打算让子女认真读书,就算成绩差一些也没有关系,只要愿意读,罗成最多花点钱就能送他们去香江的知名大学。

    想想跟着罗成名义上的学生高茹,人家虽然是有罗成照应着,但人家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哪怕是一个女人,在新加坡也独当一面了。一年挣几百万了,就这罗成还说是人家不愿意自己去搞自己的产业,否则挣的更多。

    罗成这样多产业,要是高茹不想‘打工’了,自己去搞一些配套产业。罗成不可能不会把一些业务给她的,那样的话,高茹想挣上千万不难。但高茹不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