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逍简直无法无天,可恶,咱亲自去看看!倭国插上大明旗!

    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逍简直无法无天,可恶,咱亲自去看看!倭国插上大明旗! (第2/3页)

一笑:“是呀爷爷,您咋知道?”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炽急忙解释,一脸幸福的摸样:“不是孙儿生娃,是孙儿的媳妇张氏,可算怀上啦,孙儿马上就要当爹啦。”

    闻言,朱元璋和朱棣都是脸上一喜。

    朱高炽嘿嘿一笑,拱手道:“还请爷爷给未出生的孩子,取个名字。”

    朱元璋琢磨了一番道:“这几年大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咱希望他以后如你一般贵重沉稳,为天下的之基,基又带土在五行之中,不如就叫朱瞻基,如何?”

    “朱瞻基”

    朱高炽一喜,拱手:“谢爷爷赐名,那就叫朱瞻基。”

    朱元璋微微颔首,负手,走向殿外,看向北方的天空。

    “这次咱去北平后回来,就能看到咱到曾孙儿出生,哈哈.四世同堂,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这一年,朱瞻基在腹中等待出世。

    同样是这一年。

    朱元璋独自离开京城,出发北平.

    大明的江山,交给朱棣和朱高炽的手中,朱元璋已经完全放心了。

    最后的寥寥几年,这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年迈老者,觉得自己也该为自己而活了.

    就如此。

    朱元璋坐着马车,上了从南京去往北平的道路。

    他走走歇歇,一边化作‘黄八’,四处查探民情。

    一边当做旅行,观赏四处的风景。

    因此,足足走了两个月,才缓缓走到北平。

    随着即将到达北平,朱元璋此时坐在马车上,也开始心中有些忐忑起来。

    他手上是弹劾李逍的奏疏,上面列举了很多罪状,不上税收、贪墨、开青楼、取消科举、强征土地、开海、跑了.

    最重要的是李逍跑了,带着孙女朱凝云和汉王朱高煦一起跑的。

    朱元璋心中已经在暗示自己,不要生气。

    无论李逍犯了什么错,自己曾经都下定决心,饶他一命。

    可最后一条,如果是真的,朱元璋有些接受不了。

    你跑什么啊????

    咱又没说杀你,你跑个屁啊!!!

    正当朱元璋思绪万千之际,发现这马车突然就不颠簸了,感觉坐的十分舒服。

    “黄老爷,我的天啊.您出来看看这地面”

    二虎走着走着,突然就发现变了,整个人呆滞住了。

    在北平府与府的交界处,突然就发生了泼天变化。

    一边是泥巴路,一边是黑色平整的道路,泾渭分明!!!

    还真是有种楚河汉界的感觉!

    道路上人来熙往,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按照道理百姓是不能随便离开居住地的,需要带着当地衙门的条子,才能通过关卡,而这两府交接之处,却根本没有任何盘查关卡

    “地面怎么了?”

    朱元璋从马车中探出脑袋,朝着地面看去,随后整个人也愣住了。

    这路黑漆漆一片,十分整洁,两边的树木整齐排列,还有人正在种树。

    “好平整的道路啊”

    朱元璋直接跳下了马车,蹲在地上斜着眼睛朝着前方看,地面简直是太平整了,难怪马车丝毫不颠婆。

    “这是进入北平了??进入李逍那小子的管辖?”

    朱元璋惊讶出声问道,已经蹲了下来,用手掌抚摸地面。

    太好了啊这路怎么修出来的

    而路上,还有不少行人朝着朱元璋望去,那眼神就感觉在看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

    “应该是到了吧,我去问问”

    二虎应了一声。

    随后随便找了个路人问道:“请问一下老人家,此地可是北平?”

    那老人家笑道:“是啊,你看着地面的路,有这样的路就算到北平了,全天下也就只有北平有这样的路。”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心中一动。

    这李逍可以啊,居然花这么大的价钱在北平修出这样的路来,这是造福百姓啊,还有官员弹劾他,真是不识好歹。

    朱元璋踩了踩地面,这路可真结实。

    怕是风吹日晒,也不容易损害,真是稀奇。

    不知道用什么材质修的,上面还有石子,应该是石子修的,但上面黑漆漆的东西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朱元璋笑着走了过去,亲自问道:“老人家,你知道这路叫什么路吗?”

    老人家道:“你是外地来的吧?”

    朱元璋笑着点头:“是啊老人家,咱是外地来的,第一次来,真是稀奇。”

    “那你可算问对人了。”

    那老人家笑道:“这路叫柏油路,也叫沥青路,只有咱北平才有啊,这路好啊,拉货拉车,都不颠簸,咱们百姓啊,方便多啦。”

    朱元璋又问道:“老人家,这路是什么时候修的,你知道吗?”

    老人家笑道:“五年前只有东安县有,这几年全北平各地都在修路啦,差不多全通啦。就这段路啊,就是俺们村儿张二虎承包的,二虎以前种地穷的当当响,这路一修起来,那小子一下发了大财,在县城里买了大院子,还娶了三个婆娘。”

    听到这话,二虎就已经感觉不对劲了。

    这个张二虎,名字跟他一样就罢了。

    更奇怪的是.一个农户怎么能接下朝廷工程,修路赚钱?

    朱元璋脸色微妙,问道:“你说的这个张二虎,之前是农户?”

    老人家道:“对啊。”

    朱元璋诧异道:“一个农户如何能修路?”

    老人家笑道:“哎,说起来这张二虎胆子大啊。大明第一创业培训基地刚开,他就敢丢下手中的锄头去进修,学会了修路。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现在发了大财,俺都后悔死了,早知道让俺儿子也去。现在想进去要求可高了,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朱元璋大惊道:“不可能吧,朝廷可是规定,农户不可经商,他怎可以经商?还能修路?”

    老人家道:“你还不知道吧,北平府早就取消了户籍,咱们所有老百姓,现在想干啥就干啥。”

    “什么?”

    朱元璋脸色有些发黑,道:“那农户除了能经商,能读书当官吗?”

    “当然可以。”

    那老者很是乐于交谈,耐心说道:“不但能读书,是必须读书,北平府规定啊,每个小孩到了六岁,毕竟进入学校,进行五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嘞,读书读得好啊,将来就能当官儿。”

    嘶!!

    朱元璋吸了口冷气。

    乱了套,完全乱了套!!

    这岂不是胡来吗??

    咱的确让李逍可以变法,可这也太过火了!

    朱元璋感觉有些头皮发麻,恨不得立马找到李逍,当面质问他为何要这么做!!

    朱元璋在明朝对户籍的管理十分重视。

    实行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加强对百姓的调查和管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户籍制度。

    深感元末混乱无序的朱元璋,想出了一个能够让大明变得非常有秩序的方法,他把大明王朝的子民分成了不同的户籍。

    民户、军户、匠户、乐户.等等。

    每一个人有着自己专属的工作户籍。

    百姓一出生,就能干自己分内的事情,永远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这样就能天下太平。

    既然都有了自己的分工,那么就不会出现太多的流民,而造成的元末乱世了。

    “可恶,这个李逍太大胆了,太放肆了。”

    “咱竟然五年都没想着来看一眼,这已经完全乱套了!”

    “现在大家想干啥干啥,那所有人岂不是都想去当官,都想去经商,谁还愿意种地啊!谁还愿意打仗啊?”

    “读书人本来就够多了,他还强制让所有人读书,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宋朝的例子还不够吗?读书人一多,天下就要乱!”

    “咱五年来好不容易将大明治理好了一些,他又要搞乱吗????连军户都没了,谁还打仗啊!”

    朱元璋差点被气晕了。

    还好旁边的二虎眼疾手快,将他扶住。

    二虎小声道:“黄老爷,军户应该不会取消.”

    朱元璋微微点头,心道,李逍应该不会取消军户,不然真的乱了,到时候北元打过来,都无还手之力.

    “好啦,俺还有事情,就不跟你多说了。”

    那老人家摆了摆手,举着拐杖离开了。

    路的两边,还有不少小摊小贩,正在卖一些瓜果蔬菜,那老人家显然是去买菜去了。

    二虎一看,前面有卖西瓜的,便扶着朱元璋道:“黄老爷,要不您在马车上歇息歇息,小的去买个西瓜给您解解渴?”

    “不用了,咱还没老,咱自己去看看。”

    朱元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