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 皇会

    二百三十 皇会 (第2/3页)

,二分钱一个的泥娃娃管你要八毛,可为了图吉利能早得贵子,这钱还得花。等真有了孩子,这泥娃娃就是孩子的大哥,孩子则排行第二。

    到孩子长大要娶媳妇,还要再来娘娘庙洗娃娃,就是给娃娃大哥涨岁数娶媳妇。您想啊,弟媳妇都要进门了,大伯子不能还穿个屁股帘子。其实洗娃娃不是洗,就是换个带胡子穿大褂的泥娃娃,再配个女泥娃娃,原先那个早就扔的作坊后面了。

    这都是天津卫的迷信老传统,解放后就没有了,要不然还要专治不孕不育的专科医院干嘛,都拴娃娃就得了。

    咱们书归正传,三四年前,韩大胆儿刚从教会学校毕业之后,家里让他学着做买卖,可他无心于此,那时候也还没当警察,成天百无聊赖,正赶上天津卫一年一度的皇会,他就和老白小犹太,跑去凑热闹看皇会。

    那天正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正日子,天没亮东门外就已经人山人海了,这天要是来看皇会,可没有坐车坐轿的,人挤人摩肩接踵的,有车有轿您也过不去。

    韩大胆儿三人挤到娘娘庙前广场时,见广场四周店面都已经让出了,专门给各道会的人化妆打扮。各店铺门前摆放的都是旗罗伞盖,锣鼓乐器,各样物件,甚是好看。

    待日头高升,忽然间鼓号齐鸣,万众欢腾,这是要出会了。四面八方人潮涌动,全都往娘娘庙那边挤过去。很多人每到广场呢,就被挤在人群中建,卡在那动弹不得,个儿高的还好说垫着脚尖,还能看到前头,个儿矮的可倒了霉了,光听见动静,蹦高都瞅不见出会的盛况。

    这时候老娘娘要起驾了,举着铁锅积功德的走近人群,只见老百姓纷纷掏兜,多的多给少的少扔,都往铁锅里仍铜子儿,说这是功德钱,扔进锅里就是给自己积累公德福报。

    皇会出巡的时候一共有五位老娘娘,除了天后娘娘外,还有眼光娘娘、斑疹娘娘、子孙娘娘、送生娘娘。

    天后娘娘就是妈祖,眼光娘娘全称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又称眼光明目元君、眼光圣母。是一位专职负责医治民众眼疾的女仙。斑疹娘娘又称天花娘娘,是司痘疹的女神,旧时医疗条件不发达,常有儿童死于痘疹,所以一般家里孩子得了痘疹,家大人都会去拜斑疹娘娘。子孙娘娘掌管子嗣,送生娘娘掌管生产。

    出会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往前行,前面旗罗伞盖锣鼓开道,两排身人,红巾包头,手打铙钹,后面跟着一面大鼓,敲得震天动地,两旁唢呐铜号喧天齐鸣。十几个人头戴缨帽,穿长袍,腰系丝绦,抬着五位娘娘的神轿銮驾缓缓前行。轿上宝伞遮天,明珠嵌顶,飞金边走银线,坠着黄绒穗子流苏,下拉轻纱幔帐。要说最大神轿就要数天后娘娘的銮驾了,老娘娘金身法相,身披黄袍端坐其中,周围打旗持帆的人众星捧月,说不出的神圣庄严。

    老娘娘经过时,周围的百姓信众,或神挂黄布袋,上写天后赐福,或手持长香扶老携幼,无不俯身叩拜,祈求老娘娘保佑家宅平安人丁兴旺。出会的道路两旁,许多身穿坎肩,黄巾包头的彪形大汉,拉开一条挺粗的黄绳子,把人群隔在两旁,不停地维持秩序。见有人挤上来,便厉声喝退。

    銮驾后锦旗飘扬,跟着就是各道会各显神通。踩高跷、跑旱船,法鼓、挎鼓、狮子舞,一二百到会,什么“刘海戏金蟾”“八仙过海”“白蛇传”“武松打虎”应有尽有看也看不完。这边一个大下岔,那边一个鹞子翻身,这边有单腿跳,那边有后滚翻,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些个高门大户有钱有势的人,不去跟穷老百姓挤,而是直接在出会的道边扎起高台,高搭天棚,摆上茶几太师椅,坐在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