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荒废的财富

    第十六章 荒废的财富 (第2/3页)

宣大总督时,大兴屯政,积粟二十万石,崇祯帝谕九边奉以为式,此外还有诸多成功的例子。

    刘衍的初步打算便是以屯田招揽流民过来耕种,然后再让这些人全部加入军户,保证了粮食来源,同时又保证了兵源,同时还是一个强大有凝聚力的集体,将来一边耕种一边征战,再加上刘衍自己开设的一些工坊,便可以让自己势力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有朝一日终将会席卷四方!

    想到这里,刘衍只觉得胸中气度万千,四顾河两岸的土地,心头豪情充溢胸腹,自己的明天,就从这里开始。

    刘衍、陈勋几人继续向南行进,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海边。

    其实大盘墩距离海边并不是很远,如果走直线的话,过河南河不远便是海边,花费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时辰罢了。

    刘衍四下看了看,忽然见到前方有一处已经荒废的晒盐场。虽然刘衍并没有真正见过海边晒盐的场景,但是也多少有所耳闻,晒盐用的盐池还是能认出来的。

    于是刘衍便询问了几句,一旁的陈勋恰巧知道些情况。原来这处晒盐场是上一任王家庄管队官开办的产业,只不过随后便被夏河寨前千户所的戴百户看中,纠结灵山卫的几个上官给抢夺了。

    再往后,夏河寨前千户所戴百户纠结的那几位上官也因故被查办,戴百户为了自保也不敢再维持这里,这处晒盐场也就此荒废了。

    “戴百户?”

    刘衍依稀记得徐老太爷不就是与这个戴百户相熟吗?还真是冤家路窄,自己查勘荒地,竟然找到戴百户抛弃的产业了。

    刘衍心中盘算了一番,然后嘴角一笑,便说道:“好了,今日便到这里,咱们回去吧。”刘衍几人兴奋地回到大盘墩商议屯堡事务。

    不过屯田事务千头万绪,刘衍和陈勋、王越聚在屋内只是梳理了一下。王越虽然为人不怎么样,但是现在刘衍手底下的确无人可用,也只能将就着叫来一同参详了。

    片刻之后,刘衍几人便觉得屯田之事可谓繁多,首先屯田需要大量的青壮人口,此外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说将来的开荒耕种需要耕牛农具,建堡需要木料青石,还有垦民需要的口粮等等。

    如果今年可以疏浚修建一些水渠,便要抢着今年播种冬麦,还有明年开春可以种一些高粱、谷子、豆子等,这些都需要采买种子和农具。

    刘衍三人说了一阵,事情虽然是千头万绪,但是首先一点还是需要人口,这也是屯堡开始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灵山卫是一个庞大的地方,历史上灵山卫自创建以来,灵山卫的民户就没有超过一千户,人口一直在五六千左右。而军户,自建卫来,历史上曾有军户八千多户,人口数万。到万历年时,直降到一千多户,现在不知道有多少。眼下灵山卫的军户百姓纷纷逃亡,加上兵灾、天灾等等劫难,各处的人口越少,特别是青壮人口正在不断的流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