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南洋老农

    第二百零四章 南洋老农 (第2/3页)

十斤,先要让各地百姓喘口气!”

    “大人仁德,属下佩服,我灵山卫的百姓这是有福啦!”

    “唉!”

    刘衍挥了挥手,此时感叹道:“要是有那些高产的作物种子,该有多好啊!”

    刘衍此时无比怀念后世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怀念杂交水稻,可是这些东西都不是这个时代具备的。

    虽然在历史上番薯已经在明末的时候,在陕西和山西等地有所种植,但那是没有经过改良的品种,此时的产量并不高,所以朝廷在强行推广种植的时候,遭到各地百姓的极力抵制,甚至还因此引发了民变,到了后来不得不将推广番薯的事情给停了。

    到了刘衍此时,曾经有所推广的番薯秧苗早就不存在了,甚至都没有多少人知道此事。

    一旁的张耒只道是刘衍在感叹百姓之艰难,可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又说了一些春耕的事情,便告辞回去了。

    刘衍随后派人通知了赵民,让其尽快通知各处千户所、百户所,立即将军户百姓上缴的田租和军粮数额降下来。

    这边刚刚处理完,王炆镇便兴冲冲的找来了。

    “大人!”

    人还没进屋,声音便已经随风飘了进来。

    王炆镇大步走进正堂内,抱拳说道:“大人,属下向大人举荐一个人才!”

    “哦?什么样的人才?”

    王炆镇冻得搓了搓手,然后笑着说道:“呵呵,是耕地的人才!”

    “哦!”

    刘衍笑着说道:“今日这是怎么了,管屯官张耒刚走,你又来举荐耕地人才,你们都跟农事较上劲了?”

    王炆镇说道:“原来张千户也来过了。对了,大人可曾听说过番薯?天启年间,朝廷曾在陕西一带由官府推广种植过的,后来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刘衍刚端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此时听到王炆镇的话,顿时一口喷了出来,直勾勾的看着王炆镇,说道:“今天这是怎么了,想什么来什么!”33

    “大人知道?”

    “当然知道!”

    刘衍很是兴奋的说道:“你说的那个人才在哪?立即带来见我!”

    王炆镇说道:“就在门房内,属下这就去把他带来。”

    片刻之后,一个个子不高,长得黑黑瘦瘦的男子跟在王炆镇的身后走来,刘衍打量了一下,此人年纪大概在五十多岁的样子,一身破旧的棉衣,完全就是一副农户的打扮,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一个老农了。

    “启禀大人,此人名叫杜峰,是莱州那边的农户,早年间曾随船出海去过南洋赶海,在南洋的一个大岛屿上面,见过番薯!”

    “你去过南洋?”

    刘衍顿时来了精神,让王炆镇和那个叫杜峰的老农都坐下,又让仆人端来热茶和糕点,说道:“你详细说一说。”

    此时那个杜峰还非常紧张,毕竟自己五十多岁了,还是头一次见到刘衍这么大的官,紧张得只在椅子上挨了半个屁股,手边的热茶都不敢喝一口。

    “大、大人,小老、老是崇祯元、元年年……”

    刘衍哈哈一笑,说道:“不用紧张,本官并不是在审问你,而是有求于你,放心说就是了。”

    看到刘衍和蔼可亲,杜峰也放松了一些,说道:“启禀大人,小老是在崇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