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激动的崇祯帝

    第三百五十八章 激动的崇祯帝 (第2/3页)

二人来到御书房,却见崇祯帝还在翻看洪承畴的捷报,手边就放着马绍愉、张若麒的奏折。

    见二人进来,崇祯帝满面春风的说道:“锦州之战关乎我大明国运,朕心中一直担忧不已。如今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各镇精锐血战奴贼,首战告捷,便斩首一万三千五百余级,这可是自辽事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可见锦州之战大有可为,我大明的胜算是极大的!”

    张四知见崇祯帝欢喜,自然也是一顿恭维,大声说道:“此战旗开得胜,乃是陛下仁德施于天下,故大军将士无不奋勇向前,这才有了今日大捷!”

    崇祯帝今日实在是高兴,听了张四知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陈新甲不动声色地看了张四知一眼,心中对张四知很不感冒,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本就是自己所期望的,如今被张四知盘踞,心中始终对其存有敌意。

    如今辽东大捷,这本应该是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出风头才是,却被张四知抢了先,实在是可恶!

    于是陈新甲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大军将士首战告捷,朝廷应尽快嘉奖有功将士,以振奋各镇将士之心,督促大军将士再接再厉,为国朝再立新功!”

    “嗯,应该如此。”

    张四知眼睛闪动,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慎重,朝廷应先派出大臣前往辽东,核验军功真伪,以及具体情况,然后再回京禀报,如此才能嘉奖有功将士,以免出现差错,贻笑大方。”

    陈新甲顿时恼怒的说道:“有功不赏,岂不寒了前方将士的报国之心?如此国战,前方又有蓟辽总督洪承畴,以及马绍愉、张若麒两位监军在,难道还会有人谎报军情不成?”

    张四知只是坚持先勘查军功,然后再嘉奖将士,并且主张将封赏之事放到朝议上去讨论,然后再由朝臣拟出一个章程来,徐徐商议、妥善处理,这才是正道。

    陈新甲怒极而笑,大声说道:“徐徐商议?等朝中那些只会沽名钓誉之辈商量出一个方案出来,辽东战事估计都打完了!”

    张四知淡淡的说道:“那不正好,各部功勋一次性封赏就好,还免得朝廷来回忙碌了。”

    陈新甲气得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崇祯帝也是眉头紧锁,不管遇到什么事,这些大臣都要争一争,根本不管事情的轻重缓急。同时崇祯帝对张四知也颇为不满,自从其上任首辅以来,在政务上毫无作为,也没有首辅的权威,朝中大小事务屡屡出错,让崇祯帝烦不胜烦。

    此时崇祯帝又想起了杨嗣昌,暗道:“如果杨卿还在,该多好啊。”

    随后崇祯帝说道:“既然大军封赏的事情定不下来,那就先商议白广恩之事吧。国朝大将阵亡,朝廷必须着重抚恤,以免寒了前线将士之心,此事不容争执,今日必须有个结果。”

    崇祯帝也知道,自己只有时不时的给张四知等人施压,这些大臣才会干点实事。

    张四知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陛下英明,白广恩阵殪当场,奋勇循国,内阁的意思,是仿金国凤、贺虎臣之例,追赠其为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赐祭葬,令人建祠,加太子少保,世荫指挥指之职!”

    崇祯帝点头赞同,这个张四知总算还是说了点有用的。不过崇祯帝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又补充道:“再诰赠其上三代皆一品,其衣冠灵柩运回时,可令沿路官员加以祭奠,朕要让天下万民知道,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