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商业大兴

    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商业大兴 (第1/3页)

    六月十三日,青州府日照县。

    一大早,城中最大、最豪华的客栈儒雅楼门口,伙计笑呵呵的开了门,然后与掌柜一起,恭恭敬敬的将楚韵非送了出来。

    如今的楚韵非虽然还是幕府商部的主事,经营着晒盐场,可是身家却早就今非昔比了。

    随着新政的推广,山东各地商业繁盛、工坊大兴,再加上之前几年间,晒盐场的积累,此时的楚韵非手中,已经有了四处盐田,分别位于大盘堡、大嵩卫的大山所、海阳所,以及日照县的夹仓镇。

    其中夹仓镇南面六里外的盐田,是楚韵非新近开垦的,刚刚将盐池等各种设施修造完,修建了各处房屋、临时库房、盐场的围墙等,并且还在夹仓镇内买下了大片的宅子,作为盐田工匠家眷的居所,以及海盐的囤积之所。

    如今朝廷的权威日渐消减,各地对于私盐已经不再纠察,而且也没有能力再去查了,所以楚韵非手中产出的海盐已经几乎是摆在明面上贩卖了,根本没人管。

    “呵呵,楚大官人慢走,多谢大官人光临小店,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啊!”

    楚韵非一身华丽的丝绸青衫,即便天气炎热,薄薄的青衫穿在身上也并不是很热,更何况楚韵非的身边还有两个仆人随时用扇子扇风,随意楚韵非的脸上连一滴汗珠都没有。

    “嗯,你这客栈还算干净,就送到这里吧。”

    “是,多谢大官人称赞!”

    楚韵非上

    了马车,这是一辆车辆工坊出产的最新四轮马车,不但装饰了各种精美的饰品,车轴和车辕等部件也是最新的设计,马匹拉起来非常的平稳,坐在车厢里也更加舒适。

    楚韵非坐在车厢里,左右各有一个镂空的铁质圆球,各自放在一个铁盘子里。

    那铁质圆球的里面,竟然是冰块,让车厢内凉丝丝的,便是这个时代的“空调”。

    “去夹仓镇。”

    “是。”

    车夫扬鞭驾车,马车在几名随从的陪同下,出了县城,朝着南面的夹仓镇而去。

    夹仓镇在日照县南面十几里,原本是一处靠海吃海的小镇,百姓人口不多,只有一百多户,经营一些海货、各方特产,吸引着往来商贾从这里经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繁盛的所在,人口也随之增加到了三百多户。

    而如今随着新政在日照县落实,夹仓镇便更加热闹起来,肥皂、各种灯具、烧锅酒等货物在镇子里都能见到,还有各种皮货等等,俨然已经成为青州府南面的一处商贸集散地。

    而且夹仓镇还开着三家水泥铺,对外出售水泥,使得镇子上有不少修造工匠,每日都能见到雇主前来雇人去盖房子,也算是夹仓镇的一大特色。

    楚韵非在夹仓镇南面的盐田建成,之所以用时很短,就是用了夹仓镇上的水泥工匠,房屋和院墙等全部使用水泥建造,坚固又快捷。

    此时马车进入夹仓镇,楚韵非透过车窗看

    向外面,只见街道上人来人往,估计南来北往的商贾和货运队,比镇子上的百姓人数还要多。

    “这夹仓镇还真是热闹。”

    “官人有段时间没来了,眼下新政得力,各地商贾和有钱人家都在做生意,开商铺、开工坊,甚至是开矿,各种商货日渐丰富,就连小民都跟着赚了不少的钱财。”

    车夫笑着说道:“我家大儿子就在琅琊山矿场讨活计,那是处石灰矿,虽然辛苦了些,可是酬劳却丰厚,比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