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重兵防御

    第六百三十九章 重兵防御 (第2/3页)

这样总比杀了吃肉要好上许多,就连祖大乐也是大声喊着陛下圣明。

    “至于各旗勇士的布防,朕以为各旗大军要分段驻守、层层抵抗。”

    多尔衮直接定下了清军各旗的布防情况。

    以满州两黄旗、两白旗十万数千兵马驻守沈阳城;城池北面,从最外面的第一道防线到第四道防线,驻守的兵力依次是朝鲜正红旗两万八千余人、汉军正红旗两万三千余人、蒙古正红旗一万八千余人、满州正红旗两万一千余人。

    城池西面,从最外面的第一道防线到第四道防线,驻守的兵力依次是朝鲜两蓝旗兵马四万一千余人、汉军两白旗四万七千余人、蒙古两蓝旗三万余人、满州正蓝旗两万一千余人。

    城池南面,从最外面的第一道防线到第四道防线,驻守的兵力依次是朝鲜正黄旗三万人、汉军正黄旗两万八千余人、蒙古两黄旗四万五千余人、满州正蓝旗一万五千余人。

    城池东面,从最外面的第一道防线到第四道防线,驻守的兵力依次是朝鲜镶黄旗三万人、汉军镶黄旗两万两千余人、蒙古两白旗四万七千余人、满州镶蓝旗两万余人。

    此外,多尔衮将十七万满人乡兵、十八万多蒙古部落兵、五万多汉人民壮也全部配属到各处防线之内。

    这三支人马中,五万多汉人民壮全部部署到城池四面的第一道防线协防,十八万多蒙古部落兵全部部署到城池四面的第二、第三、第四道防线内协防。

    同时多尔衮还调集十二万满人乡兵,也部署到城池四面的第二、第三、第四道防线内协防。剩下的五万满人乡兵则被留在沈阳城内驻守。

    此时崇政殿内鸦雀无声,多尔衮的部署向众人传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各旗兵马要与阵地共存亡,任何人不得退后一步。

    “朝鲜兵后撤,汉军旗兵马杀之,汉军旗兵马后撤,蒙古各旗杀之,蒙古兵后撤,满州各旗杀之!”

    “明日中午之前,各旗兵马必须部署到位,随后盛京各门重新封闭,各部的补给从城墙上用绳索下方,此战结束之前,任何人不得再踏入盛京城一步!”

    众人听着多尔衮的话,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甚至有一种喘不上来气的感觉,大清究竟能不能渡过这一劫?

    次日一早在浑河北岸,郑芝龙率领的海路军十几万将士已经陆续渡过完毕,经过整顿之后,十几万将士开始朝着沈阳城的方向挺进。

    郑成功策马跟在郑芝龙的身边,指着浩荡的浑河水,感慨的说道:“当年浑河之战,戚家军以全军覆没的结局,谱写了悲壮的一幕!如今我军从浑河北上沈阳城,也算是为当年的戚家军将士报仇雪恨了!!”

    郑芝龙点头说道:“其实当年的浑河之战,数千戚家军面对六万鞑子兵死战不退,打死打伤鞑子兵上万人,野猪皮努尔哈赤几乎吐血坠马,如果当时徘徊在周围的明军各部能够不惜代价赶来参战,也许浑河一战就能击溃鞑子主力,也就没有后续的种种惨状了!”

    郑成功也是感慨,对于作壁上观的那些明军各部,更是唾弃不已:“幸好老天开眼,如今鞑子穷途末路,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海路军将士行进迅速,两个时辰之后,就抵达沈阳城南,距离清军的四道防线只有不到十里的距离,海路军各部的夜不收甚至已经策马冲到了清军第一道防线的外围,用千里镜近距离观察清军的布防情况。

    对此,刚刚调集到防线之内,正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