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乡老里长再围燕王宫

    第106章 乡老里长再围燕王宫 (第2/3页)

?这些钱燕王府才不稀罕呢,要是诸位百姓都能前去寻各位邻里织布,本官与燕王殿下都将会非常开心。

    如此盛况,才能证明尔等邻里和睦,富户做事公道,不欺贫户!”

    一众百姓听的连连点头,看着郭安两眼发光。

    “好了,关于纺织机的一众事务本官也都给诸位交代清楚了,尔等要是没有什么疑惑,便都散去吧!”

    “恭送郭长史……”

    随着郭安离去,一众百姓们在快速与方清贵签下一些契约之后,便快速离去。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得尽快告知自家邻里,或是亲戚。

    别的不说,燕王府必然没有足够的纺织机,必须早点签订买卖契,早点买上纺织机才心安。

    甚至于,哪怕是想要请燕王府代工织布的,也得赶紧签订代工契,要不人一多,想要纺织机又不得等到什么年月去。

    哪怕是耽搁一日,也是耽搁了数百文钱啊!

    而燕王府纺织铺的租赁代工业务,也给了北平府内一众南方商贾们很大的赚钱启发。

    虽然那位郭长史此举,会直接断了他们从北平府往松江府贩卖棉花的商途,但是他们可以贩卖棉布啊。

    甚至,也可以直接学着纺织铺,也给那些百姓们租赁代工织布,如此赚的钱比他们前往松江府一趟赚钱的钱还要多,也还要轻松不少呢!

    想着,几家商贾迅速联合起来,不到一日时间,北平府内便多了五家与纺织铺模式一样的织布铺肆。

    甚至,还大有往北平府周围州县开办的趋势。

    听到这个消息,郭安只是轻笑一声,一点也不着急。

    而从燕王府右长史郭安到燕王府纺织铺讲话开始,都没有经过一日的时间,一大半的宛平县百姓们便都已经知道了纺织机铺的事情。

    两日后,整个宛平县百姓们差不多都理清了以前的郭县尊,现在的郭长史在售卖纺织机上,或是给他们这些百姓们代工织布的所有事情。

    郭长史还是没变,每一样都在为他们这些百姓们考虑。

    尤其是签订纸张契,不仅光明磊落,更是在维护他们这些百姓们的利益。

    一众明事理的宛平县百姓们,一个个感激的热泪盈眶,差点就要给郭长史在家里立个长生碑。

    于是,第三日起,上百个头发花白的里长们,早在就来到燕王宫外。

    看的一众燕王护卫满脸紧张,上次这群宛平县的里长在宫门外围了半晌,就从燕王殿下手中借走了十万石粮食,还有数万件农具。

    这回来的人可比上次的还要多上一倍,莫不是借的东西要更多吧?

    而且,现在那位郭知县已经成为王宫内的右长史?

    不行,得赶紧告诉燕王殿下!

    一众护卫对视一眼,分出两人,一人慢慢悠悠往长史司走去。

    另一名护卫,进了大门后,就像身后有饿狼追赶一般,撒腿就往宫内跑去。

    于是,等到朱棣都收到了消息,往宫门走去之时,郭安才收到消息,一群宛平县的里长来找他了。

    但是,身为文人的郭安,注定跑不过武将朱棣。

    因此,等到郭安刚刚来到宫门口,便发现朱棣竟然也从宫内缓缓走了出来。

    “微臣参见殿下!”

    “起来吧!”

    郭安起身后,便有些好奇问道:“殿下不是在忙诸道兵操练沟边之事,怎么出来了?”

    在两日前,征虏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永昌侯蓝玉等将领,率京卫将士来到北平府,奉旨会诸道兵操练沟边。

    这般大的事情,朱棣这个燕王虽然不是此次练兵的主要负责人,但也有很多事情要忙碌。

    “这么多宛平县各乡里老者都汇聚咱宫门前,咱怎么能坐得住?”

    朱棣忍不住瞪了郭安一眼,大明的百姓虽然好招惹,但是这些上了年纪,在各个乡里还有一些威望的乡老里长,却是又是最难惹。

    要是十几个乡老里长汇聚在一块,站在应天城皇宫门前,要求见大明陛下!

    除非朝会大事,否则老朱都会亲自召见。

    而现在直接上百个乡老里长堵在燕王宫门口,他朱棣要是不出来接见一番,不出两日便又会有一些巡察御史上奏折弹劾他。

    甚至,朝中某些大臣也会借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