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通惠河漕运之难

    第137章 通惠河漕运之难 (第2/3页)

眼睛看向这位俞知府。

    而朱棣的神色直接冷了下来,“俞仁恬,你是觉得本王在诓骗你?”

    俞仁恬脸色一白,连忙起身行礼求饶道:“殿下恕罪,下官绝无此意。

    只是,河工、水利之事,一向由府衙同知、通判负责,下官对通惠河水利之事,也不甚了解。”

    朱棣脸色一肃,扭头朝着一旁朱亮喊道:“速去将北平府同知、通判给本王召来。”

    “是,殿下!”

    朱亮应了一声,又快步走了出去。

    朱棣冷哼一声,自顾坐在椅子上,慢慢品着茶水,理也不理俞仁恬一眼。

    对此,俞仁恬只能低着头,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心中对于燕王朱棣这般举动的目的,已经猜想了十数个可能性。

    一直等俞仁恬双腿站的有些麻木,额头已经开始往外冒汗,北平府同知赵节与通判党复中终于赶来。

    “下官北平府同知赵节参见燕王殿下!”

    “下官北平府通判党复参见燕王殿下!”

    随着两人见礼,朱棣这才微微抬起头。

    “今日,咱将尔等二人召来,乃是因通惠河水文下降,影响漕运一事,不知尔等二人可有何良策?”

    赵节与党复两人都不由一懵,下意识看了一眼身侧的知府俞仁恬。

    可惜,只是看到满脸苍白,额头还一直冒汗,神色僵硬的上官。

    这让两人心中更是一慌,难不成是燕王要借此向他们问罪?

    可是,他们自从上任以来,除了接受过几个下官的到任规、炭敬、年敬、门敬,还有一些妆敬、文敬之外,也没贪墨过啊。

    难道,是自家衙门内有不开眼的得罪了这位燕王殿下?

    不过,想归想,两人还是急忙回道:“回禀燕王殿下,自元末以来,高梁河、卢沟河、金水河上游一些权贵与僧庙私自引渠灌溉农田菜地,导致进入通惠河的水流便日益减少。

    而今,每年冬春两季,南方而来的漕运货船都是在通州张家湾停靠上岸,不再进入北平府。”

    朱棣冷声问道:“本王问尔等解决良策,尔等给本王说这些干甚?”

    赵节与党复两人脸色一急,“回禀殿下,通惠河漕运自古便有此种不便,下官也无办法啊!”

    “没有办法?好一个没有办法!”

    朱棣冷哼一声,“父皇任尔等为北平府知府、同知、通判,皆为北平府父母官,结果尔等竟然如此尸位素餐?”

    “殿下息怒。”

    通判党复一颤,想起他之前与一些官员聊起通惠河之事,连忙说道:“殿下,通惠河漕运最初由前朝郭太史所引得高梁河之水。

    到了元末,仅凭一条高梁河不足以支撑通惠河用水,于是前元由引卢沟河、金水河,从大都南入通惠河,以济漕运。

    现如今,通惠河河流又开始短缺,为今之计,只有派遣官吏,严查高梁河、卢沟河、金水河上游灌溉之事,如此或可给通惠河带来一些水量。”

    “殿下,党通判所言极是,是该严查高梁河、卢沟河、金水河上游百姓灌溉农田之事。”

    俞仁恬与赵节像是抓住救命草一般,连连点头。

    朱棣冷声问道:“严查百姓灌溉农田?那些士绅之家就不用理会?

    百姓农田全靠那一点水流来浇灌,尔等要是封禁了那沟渠,岂不是断了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