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卷,往死的卷

    第258章 卷,往死的卷 (第2/3页)

精读四书五经的博士,给书院内那些举人讲读四书五经。

    并且,还请杜老按照宋元的科举之题,又或者明年科举,可能会出现的题目,来给那些举人出题,让他们按照科举的要求答题!”

    杜敩眼睛一亮,精神一振,“郭长史是说押题?”

    一旁,朱棣与道衍两人,也大感兴趣。

    “正是押题!”郭安点头。

    杜敩沉吟一下,随后又不由轻轻叹息一声,无奈道:“郭长史所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取巧之法。

    可是,如今陛下还未指定主考官,朝廷那么多位德高望重大学士,甚至还有可能是陛下亲自命题。

    哪怕是老夫押上十多道题目,也不能押得准!”

    郭安两眼微眯,轻笑道:“杜老,如今进明年科举,还有数个月,上百天,为何只押十多道呢?”

    杜敩眉头微皱,有些疑惑道:“郭长史之意?……”

    郭安微微一笑,说道:“卷,往死的卷!”

    “卷?”

    杜敩与朱棣等人,都是一脸疑惑。

    郭安一脸肯定的点着头,道:“请杜老,还有书院内那几位博士,两日出一道题目。

    让那些举人去做题,然后杜老与众位博士去批阅,指导他们如何破题,答题。

    熟能生巧!

    我北方学子在科举之上,素来积弱于南方。

    做上十多道题,可能比不上那些南方学子。

    但如若做上数十道,又或者上百道题呢?”

    朱棣与道衍等人,直接瞪大眼睛,随即便是满眼兴奋。

    杜敩也满脸惊色,“郭长史果然是一位妙人,这般取巧之法,都能想的出来。”

    这书舍这一群人之中,只有他中过举人。

    因此,他最是明白,这种方法,对那些参加会试的举人来说,有多大的好处!

    郭安道:“只是,此事便需让杜老劳累上几个月了。”

    “无妨!”

    这会,杜敩眼中闪着亮光,满脸兴奋,“大明建国以来,这几次科举,我北方学子都被南方学子压的死死的,差距悬殊之大,老夫等人,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正如郭长史所言,长此以往下去,不出数十年,大明官场上面,再无我北方士子。

    如今,郭长史想出这般妙计,老夫拼上这条老命,也值得了!

    哪怕我北平府那些举人都是蠢笨之人,也能让他们熟悉起来科举答题之法!”

    一旁,道衍看着满脸激动的杜敩,还有一脸平淡的郭安,下意识的心神震动。

    郭安此人竟然能想出这种单纯为了科举,而押题的方式。此法要是产出去,南方士林必然要震动。

    郭安并不知道衍的想法,而是拱手行礼,一脸正色的感激道:“如此,便劳烦杜老了!”

    杜敩微微颔首,“郭长史,老夫给那些士子出题,必然需要大量的笔墨纸砚!”

    不等郭安开口,一旁的朱棣直接说道:“杜老无需担忧,这些咱燕王府全部提供。”

    郭安张了张嘴,又闭住。

    朱老四这是飘了,那些中举之人,除了极个别的寒门之子外,哪一个是缺这些钱财之人?

    杜敩又道:“如今,我北平府内好像共有十多个举人。仅凭老夫与书院内这几些博士,并无那么多的精力,给他们出那么多的试题。

    因此,老夫想再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