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社学

    第334章 社学 (第2/3页)

话。

    果然,朱复微微点头。

    “殿下恕罪,这一段时日内,微臣也收到几次那些蒙学夫子的禀报,虽然有一些孩童虽路途遥远,但数量并不是很多。”

    朱棣问道:“这是为何?”

    朱复想了想,便说道:“殿下,宛平县、大兴县的那五座蒙学,只有一座在北平城内。

    剩余四座,都分散在下方村落内。

    因此,出现那番情况的学生还是较少!”

    应该是有很多百姓,都还在观望,不敢随意让他们的孩子上学吧?

    郭安心中默默吐槽着。

    “原来如此!”

    朱棣微微点头,又不由说道:“难不成,在其余州县,也需要建造四五座的蒙学?”

    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朱复连忙说道:“启禀殿下,微臣以为应结合各个州县百姓的情况,再决定兴建多少座学蒙学!”

    一众士绅乡老们顿时满脸喜色。

    不过,朱棣则是看向一旁的郭安,他觉得此事应该没有朱复想的那么简单。

    “不知此事上,郭卿可有何好的解决方法?”

    郭安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微臣觉得应将蒙学转为社学!”

    “社学?”

    朱棣与朱复等人,都是一愣,随即两眼发亮。

    郭安已经开口说道:“前元至元二十三年,前元朝廷曾颁令:凡各县所属村庄以五十家为一社,设社长一人,教劝农桑为务,并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

    那时,江西福建等地,便开始创办社学。”

    郭安道:“只是,社学乃是各个乡里最基本的蒙学,朝廷很难监管。

    因而,很多官吏乡绅们,便利用社学来毒害百姓,百姓的子嗣必须额外交课金、鸡米、酒食,甚至还有额外的劳役。

    使得那些百姓的子嗣入读社学,便犹如一番苦役。”

    “洪武八年,陛下也曾诏令天下立社学,也是依照前元制度,各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八到十五岁的民间孩童入学。

    只是,自古官吏与乡绅喜欢盘剥欺压百姓来压榨钱财。

    社学很难犹如县学那般,全面建造,陛下对建造社学的心思,也淡了很多。”

    “至于北平府,殿下也知,北平府被北元糟践的太厉害,哪怕是中山王奉陛下之令,治理北平多年,从山西、山东各地迁来诸多百姓,才让北平恢复一些元气。

    因此,至今,北平府也没建造起来社学。”

    对于郭安当着他们的面,说他们这些官吏与士绅乡老们,喜欢盘剥压榨百姓。

    一众官吏与士绅乡老们,都不由满脸尴尬。

    但无人辩解。

    这是事实,北平府要不是有燕王府压着,还有长史郭安带着他们赚钱,他们也会忍不住欺压一些百姓。

    实在是,盘剥压榨百姓不仅容易,而且还不用担心什么后果。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有多年没有盘剥百姓了。

    朱棣若有所思的问道:“所以,郭卿准备创办社学?”

    “殿下英明!”

    郭安点头应道。

    听此,一众官吏与士绅乡老们,都不由脸色大喜。

    “也不是不可!”

    朱棣微微点头。

    “多谢殿下!”

    “殿下仁慈!”

    一众官吏与士绅乡老们,瞬间满脸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