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封王?

    第641章 封王? (第2/3页)

不愿,但到了这会,他们也不好太过得罪郭安。

    毕竟,按照以往的经验,培育玉米良种之事,还是要交给定国公。

    而最后,玉米良种的分配,最后也会有郭安的话语权,他们也都想要给各自老家争取。

    「如此,礼部,尔等说说,定国公如此大的社稷之功,朕该如何封赏?」

    朱棣一脸饶有兴趣的看向礼部尚书郑沂。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内,所有官员再次一愣,感到一丝不对。

    虽然,礼部执掌礼教,在六部之中,最为清贵。

    但是,社稷这种大功,而且还是涉及到当朝国公的恩赏,必须得由皇帝说出他的心意,底下人才好请奏。

    而现在,什么都没说,就直接发问?

    郑沂起身,朝着朱棣微微拱手行礼,便一脸中规中矩的说道:「启禀陛下,玉米与番薯,对我大明来说,可活万千百姓,可延泽我大明千秋社稷,功劳甚大。

    再加上,定国公已是我大明公国,世袭罔替,该如何封赏定国公,还需微臣与众位同僚细细商谈一番!」

    「郭卿,已经是我大明的国公了啊!」

    上方,朱棣微微点头,眼中还有些错愕。

    见此,一众藩王与百官,都忍不住在心中,泛起白眼。

    装什么装?

    「公国,已经到了我大明勋贵的最顶端,封无可封了啊!」

    朱棣又自言自语道。

    听此,郭安也是忍不住微微抬头,看向朱棣。

    朱老四不对劲!

    果然,朱棣断断续续说了半晌之后,便脸色一肃。

    「定国公对我大明立下如此大的社稷之功,朕若是不封,岂不是寒了郭卿之心,也寒了千千万万,对我大明忠心耿耿的功臣?」

    「陛下贤明,是我大明子民之福!」

    一个御史,直接开口奉承道。

    朱棣淡淡一笑,「如此,那便给定国公封王如何?」

    「封王?」

    包括郭安在内,整个大殿内,所有藩王、文武百官,皆是目瞪口呆,感觉脑子里嗡嗡直响。

    外姓封王?

    还是一个刚刚封了公爵一年的国公?

    「陛下,万万不可啊!」

    这下,百官再也忍不住,纷纷起身,劝阻道。

    「陛下,此有违祖制啊!」

    「是啊,陛下,定国公功劳是大,但太祖高皇帝早就下旨,异姓不能分王!」

    「陛下,我大明也无国可封了啊……」

    「……」

    「怎会无国可封?」

    对于众大臣的反应,朱棣丝毫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海外,那么一大片番国,皆可封!」

    听此,一众百官脸上的神情,稍微缓和一些。

    说到底,封不封王,违不违祖制,都是朱家内部的事,只要不封大明的国土,不糟践大明百姓,就与他们无关。

    甚至,要是可以借着封王的机会,将定国公郭安,给赶去就藩,那对百官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敢问陛下,不知定国公这个王,是如何的封法?」

    周王朱橚对着朱棣拱手行礼,缓声问道。

    身为朱家的宗长,他代表的是大殿内,所有朱家藩王宗亲的意思。

    「封郡王,封地便为郭卿的郭州,另再加一万食户,与宗室郡王同享俸禄,赐两卫,一卫镇守郭州,一卫任由定国公调遣,在京师建王府,另将郭家祖地所在县,赐予郭卿……」

    朱棣缓声说着。

    下方,一众藩王与百官,则是越听,脸上神色越是轻松。

    陛下这般封王,也只是给了一个郡王名号,再给了两卫,还给了一个县。

    而且,这两卫,有一卫还是要前去郭州镇守!

    如此说来,也担得起给大明寻回玉米与番薯的这份大功!

    这会,郭安也终于有了机会,可以开口说话。

    「陛下,微臣诚惶诚恐,只是寻回玉米与番薯,何德何能,敢承受陛下如此厚爱?」

    「郭卿不必多言!」

    朱棣淡淡一笑,「郭卿对咱大明江山社稷有千秋大功,仅此一项,便足以封王!」

    说着,朱棣便看向朱橚,还有朱高炽,朱高燧等大明藩王。

    「太子,诸王,尔等觉得如何?」

    朱高炽连忙道:「父皇圣明,儿臣谨遵父皇之意!」

    朱橚也缓缓点头,「陛下圣明,臣弟谨遵陛下旨意!」

    「臣弟赞同……」

    一众藩王,也连连点头。

    区区一个郡王而已,还只是得到一个县,说到底还是一个国公的待遇。

    而且,这个关键时候,他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