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闲聊

    第三六三章 闲聊 (第2/3页)

 其中还有不少著名的人物,比如《飞跃疯人院》的作者肯·克西。

    以及FBI的另一根耻辱柱,逃亡17年之久的黑帮头子,曾经的FBI线人,詹姆斯·约瑟夫·巴尔杰,都曾经自愿或者被迫的参与了相关试验。

    罗西喝了一口杯中美酒,将当年的秘辛缓缓道来。

    “1958年,卡辛斯基16岁时,作为一名天才被哈佛大学录取,然后他遇见了改变一位改变他一生的亨利·莫里博士。

    当时担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亨利·莫里,为了配合CIA的‘MKULTRA’项目,将一项以旨在摧毁人内心意识和信仰为目的实验,包装成了辩论形式。”

    “1959年,也就是卡辛斯基17岁时,他报名参加了这个测试项目,随后他被带进了莫里博士的实验室。

    在他写下一篇关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价值观和理想,阐述科学为什么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论文之后,被安排去和一名法学院学生辩论。”

    “辩论时他被连上了检测心跳的电极,面对一面单向镜子,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对手并不是一个人,研究员们将他论文逐字逐句的拆解开,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随后借由这名法学院学生之口,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嘲笑和贬低他。”

    “莫里博士还会将整个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给卡辛斯基逐个画面的观看,指出他无力应对那些嘲笑和攻击性话语时,那种无能狂怒的表情,然后借此继续羞辱他。”

    “这不公平,这不是辩论,而是一种变相审讯。”艾米莉脸涨得有些红,不知道是喝酒的缘故还是在为卡辛斯基感到忿忿不平。

    “是的,而这项实验进行了整整三年,我不知道期间卡辛斯基还经历了什么,但很明显,这个实验从里到外,彻底的改变了他。

    我拜访过卡辛斯基很多次,他很健谈,和所有那些聪明的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但只要我提起那次实验,他便闭口不言。”

    罗西说到这里,突然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个巧合,我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