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意外情况

    第六百三十七章:意外情况 (第3/3页)

案,倚靠山脚下的滩涂铺开吊脚连楼与马头白墙。

    前面说过,前朝官府要发展西南航运,已经把洞庭湖作为西南的航运枢纽,自洞庭湖有沅江为主河渠,牵连起湘西黔地的漕渠,但是,若想使西南货运亨通,还必须打通湘西与川蜀的漕渠。

    当时,货物若想出蜀地,唯有走嘉陵江转道长江,沿途江水多险滩,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侧翻航船,再加上走江水无法牵连起西南水脉,让川蜀与湘西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航运,货物想入西南,依旧要考崎岖官道。

    这样,货运的效率会降低,也很容易被山匪打劫,听闻前朝末年最乱时,西南官道多废弃,究其原因就是山匪作乱。

    崎岖官道靠不上,那就只能依靠漕渠水路!

    也就说是,必须在湘西沅江与川蜀嘉陵江之间,开辟出一条畅通水路,也是因为要勘探河道,前朝官府才会托在外留洋人士请来洋人,为他们规划航运河道。

    在外界人士的勘测下,西南有金沙江、嘉陵江、长江可以贯通航运,直接入洞庭湖航运枢纽,但是,出了嘉陵江,自重城到湘西之间仅有乌江牵连出来,这条江水只能转道进入黔地,自乌江以东直到沅江,只有时断时续的水网,却没有互相连通的河道,完全做不到行一船而通航西南。

    这种情况下,最经济省钱的法子,就是在乌江与沅江之间打通漕渠,这样,货物可以直接从洞庭湖南下,通过沅江将货物分散至湘地,也可以走漕渠进入乌江,西可通航川蜀云滇,南可自乌江下黔省。

    可以说,这条漕渠,完全能牵连起云川湘黔四地的水脉,一旦河道开辟,西南货运不会再受崎岖官道阻碍。

    这些河道中,最重要的河道,就位于沅江与乌江之间。

    花垣县,恰好就位于两江之间,无论是乌江还是沅江,它们到花垣县的直线距离,都无限趋近等同,若从舆图上看,就可发现花垣县就好像一枚纽扣,定在两江之间,完全具备成为两江漕渠的条件。

    河道开辟后,自洞庭湖沅江开船后,可以沿着酉江、花垣江、清水江到湘西边境,然后再借由清水江开辟出的花垣渠往西渡入乌江,因得这个原因,花垣县其实就承担了西南分枢纽的职能。

    若有从湘西去云贵川的航船,一定会经过花垣县,在这里歇脚停航、补充物资,或是直接货物流转、分发小船。

    二十多年来,花桓县也已经从边城小县成为繁荣大县,若是乘船从花垣江进入县城,就可看到两岸撑起无数三四层楼阁,多数吊脚楼都探入江水,在岸边支起招牌店幌,千艘万航,往来繁荣。

    过了江两岸,就是普通百姓的民居,他们被各水渠分割成不规则形状,坐落在绿荫柳树间,如同贝壳铺陈山间,小桥流水,诗情画意,俨然就是西南灵山秀水的世外桃源。

    33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