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定尸之谜

    第八百六十三章:定尸之谜 (第3/3页)

水银?”

    这银光闪烁的液体,明显是水银,岳观潮点点头:“难道,如果身体里灌的真有水银,大概也会出现水银斑纹,这尸体身上倒是干净,鼻子里水银都出来了,也没见有什么尸斑。”

    现在想来,多半是尸体里的水银,在刚才棺材被旋转时,被离心力甩出鼻子,这才叫他们察觉出异常。

    宋思媛游走到金丝楠木棺盖旁边,仔细摸着棺盖内的材质,等伸出手套能明显感觉到手套之上多了一层半透明的白色膏脂,经由光芒照耀后,可见盖板也在反光,她眼前明显变亮了许多:“我知道了,这是三层棺椁,我们见到的金丝楠木,并不是石棺椁的内棺,不过是另外一层外棺而已。”

    “真正的金丝楠木棺材中,仍然有个冰玉棺椁。”

    她说罢掀开裹在四周的棉被,可见棉被之下果真有个半透明的更小棺椁,好似一口贴着人的宽度打造的冰棺,通体玲珑剔透,半透明棺中可见冰裂水纹,看起来就好像水凝结成的棺材。

    “天底下,有这样的棺材吗?”

    岳观潮仔细看向冰玉棺椁,语气疑惑起来。

    “冰玉棺椁其实就是琉璃做的棺椁。”

    孙天器解释道:“北宋时,烧砖技术进步后,烧制琉璃的技术也变得日臻成熟,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造出金虹灯的琉璃外罩,由玻璃制作成的东西也叫冰玉器皿,比如琉璃杯叫冰玉杯,琉璃碗叫冰玉碗,琉璃茶壶叫冰玉茶壶。”

    “古代制取琉璃原料的技术不发达,也就似的造出的琉璃透明度远远并不是现在的玻璃,有点接近磨砂质感,甚至是有水纹塑造纹,看起来就好像水凝结起来一样,这样的东西在古代价比黄金,听说一块琉璃算得上一寸黄金,值钱得很。”

    “他们用冰琉璃做的棺材,当然也就叫冰玉棺了。”

    孙天器说完,宋思媛继续解释道:“玻璃本来就是不透气的材质,刚才我见你打开金丝楠木棺盖时有黄泥封蜡,多半是盖上盖子后,将冰玉棺材密封起来了,就连能透进空气的缝隙,都被蜡泥封闭。”

    “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里外两层棺椁,以此隔绝空气进入棺材,形成了某种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大大延缓了尸体与空气接触产生的腐坏。”

    说罢,她展示起白手套上的半透明高脂:“我闻着这东西有点类似于酒精,这种膏脂很大程度是融合了酒精的动物脂肪,这些酒精浓度虽然不高,在某些程度上也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酒精膏脂慢慢融化吸热,也为保存尸体提供了方便。”

    她咳嗽几声,总结道:“总的来说,两层内棺实现隔绝了空气,同时又用覆盖酒精的膏脂慢慢释放酒精,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这才维持尸体近千年,造就出独一无二的千年鲜尸。”

    “至于尸体身上不生水银斑,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空气较少,当里面的空气变得稀薄,一些微生物活动都慢下来,也就不容易生出水银斑,同时,这座墓宫本身足够寒冷,也算是延长了尸体的保存期限。”

    “这样的状态,再过一千年都没问题。”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