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魔鬼沙漠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魔鬼沙漠 (第2/3页)

直到红白山,直线长度大概四百里,按骆驼脚程大概是要走三四天左右,他们走了一天时间,勉强出了和田绿洲,越往前走,就已经越能感觉到绿洲在逐渐减少,旺盛植被开始被稀稀落落的沙漠植物取代,已经不需要望远镜,就已经能看到远处的荒漠。

    岳观潮他们来和田绿洲之前,已经事先有了行走沙漠的两次经验,还是对沙漠环境摸出了一些门道出来!

    大沙漠是个笼统的概念,每个地区的沙漠状态也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北疆的沙漠多是以绿洲为主,反倒是沙漠散落其间,各种绿洲城池以河道为纽带,形成巨型绿洲,他们和天山山脉一起,形成山地绿洲。

    而南疆由于河道太少,绿洲是呈片状分布,绿洲之间的绿色长廊面积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比如西疆的沙漠最为干涸,这里也是沙漠腹地的位置,被红白神山一分为二,两侧全是干涸沙丘,全无任何绿洲的痕迹。

    东疆靠近河西走廊,地形复杂多变,绿洲雪山、沟壑裂谷互相掺杂,行走时是可以看到荒漠中的月牙绿洲的,地貌较为诡谲奇异,风蚀山峰、沙土荒原、干涸古泽、废弃堡垒、土洞天坑、改道旧河、荒芜野山、割裂河谷……这些多变的荒原地貌,恰恰证明了河西还没有完全沙漠化,还可以承载多样化的地形地貌。

    如果做比喻的话,河西就好像半死不活的土地,用自己最后的力气,承载着多样的地理环境。

    与河西走廊相比,南疆基本上已经进入了荒漠中心!

    这里不再有复杂多变的环境,上千上万年干旱恶劣的气候,基本腐蚀掉了荒漠中的一切山峰台原,把所有经不起风沙吹拂的山丘高台,全部都腐蚀为细密黄沙,在风力吹拂的堆积效应下,沙漠中就好像有个巨大的磨盘,将一切东西都碾为细沙,均匀摊开在沙漠中,形成如鱼鳞般层叠永无边界的沙丘。

    因而如此,沙漠腹地除了一枝独秀的红白山,完全没有任何地势高的山峰,看到哪里都只见沙丘起伏,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很容易迷路。

    这片南疆荒漠唯有喀什河延伸出的河道附近,还能覆盖沙漠植物,多数荒漠都已经化为黄沙,不见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他们若非是能顺着河道前进,现在也已经完全迷路。

    只能说,和田河作为和田人的绿色长廊和生命线,到底名副其实,试想一下,在千里干旱的沙漠中,出现了一条永不断流的河流,哪怕两岸没有什么植物,也是一条能够让人活命的生命线。

    在沙漠中,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有活路!

    此时,岳观潮他们的骆驼队一字成行,如同沙漠中的蚂蚁,缓慢行走在稀稀落落的河道绿洲附近,趁着骆驼队在河边休息,奎尼大叔展开地图说道:“我们走了一天,现在才刚出了和田绿洲,从这里开始,就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