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3章 岁考,是很严肃的

    第一卷 第363章 岁考,是很严肃的 (第1/3页)

    “岁考和科试试咱们府、州、县学在学生员的一道坎,他决定着咱们生员的荣辱和前程,千万不能大意!”谢良才神色严肃道。

    一众刚进府学的附学生员,闻言果然正襟危坐,神色严峻起来。

    原来,岁考和科试也是提学道提督学政时最重要的一项人物。

    提学在任三年,两次依次按临各府,对各府和府辖州县在学生员进行岁考和科试,以检验其学业优劣,决定其能否升级或者应不应该加以处罚。

    说到这,大家用同情的目光看向正在酣睡的吴德操。

    这位仁兄就是在科试上,被上一任大宗师杨寅秋直接降为五等,如今只能跟着刚入学的这帮附生们厮混。

    这还不是最紧要的。

    之所以让在读生员们如此紧张的关键是,科试和岁考的成绩,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参加乡试。

    你可以将这考试当成乡试的资格赛。

    若是这两场考试成绩不佳,那没说的,你一个生员,压根没资格参加乡试。

    按规定,提学道到任第一年就要岁考,岁考的场地就在府治的考棚内举行。

    没错,就是上次徐鹤参加府试和道试的考棚。

    考棚的规制跟道试时一样,岁考钱现有各府、州、县学的学官造册,令所有在学生员亲自填写,要写明年貌、籍贯、三代、入学、补廪的年月和所受处分、改正情况等等。

    提学道岁考行文一到,这个册子就要送去提学道衙门报备。

    除了这本册子,学官还要造便览册一本,将上次考试生员等次、品行评定,以及上次岁考时已经出过的题目全都开列于上,方便在提学道下马之日送交揽阅。

    “岁考是分县定期,悬牌布告,寅正点名,即日交卷,不许继烛,这个跟道试规矩也差不多!”谢良才道。

    马洛这时又问道:“谢学兄,我看月考和季考,似乎不用全都参考,要是我们不参加岁考行不行?”

    谢良才嘿嘿一笑道:“季考和所部御史入境时,都是取生员十分之一来考校,你说的是这个吧?”

    马洛点了点头。

    谢良才笑道:“这叫观风,因为不关系生员等级升降和奖罚,当然可以不必参加。”

    “但是!”谢良才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