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一卷 第38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1/3页)

    进去的是三个人,谁知道出来了四个。

    谢良才沉默地跟在徐鹤他们身后,也不说话,就是跟着。

    徐鹤停下脚步笑道:“德夫兄,你不必要跟我们一起出来的。”

    谢亮才没有说话,反而招了招手,让自家下人将马车牵过来。

    上了马车后,车厢里有点挤,大家也都不想说话。

    好半晌戚继光突然苦笑道:“我说各位,怎么都不说话了?应该卖惨的是我吧?”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笑了。

    其实大家都是害怕,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是对戚继光的一种伤害。

    戚继光感动抱拳道:“我戚继光能有几位作陪,一起出门,实在是三生有幸!”

    谢良才叹了口气道:“元敬,我说句实话,刚开始时,我对你武人的身份也有些不以为然。”

    “但亮声说得对,不能因为现在很多武人,见到文官时的各种卑微,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这都是应该的。”

    “一个时代,如果要用尊严换背景,再用背景换资源,那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谢良才的最后这句话让徐鹤对这位德夫兄的观感,更上了一个层次。

    用尊严换背景,用背景换资源。

    这就是千古不变的,底层阶级向上跃升的唯一办法。

    虽然无法改变,但作为大理寺卿家的公子,能说出这么富有哲理,这么通透的一句话,还是让人觉得谢良才的与众不同。

    武夫作为这个时代,被文官狠狠压制的那一方,不正是通过巴结文官来保住自己的位置吗?

    但徐鹤却对这种以文制武的政策不以为然。

    老祖宗都说过了,什么事,都要讲个中庸。

    若是因为避免唐末五代的惨剧,就疯狂的,没有底线地压制武人,那是矫枉过正。

    没错,武将们经历了以文制武的国策,确实老实了。

    但这样的政策,同样阉割了一个民族的血性。

    不是汉人羸弱,不是汉人没有骨头。

    汉唐时,一汉当五胡的碾压式战绩,难道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汉人天生神力?

    不,不是。那是因为国家从政策层面就鼓励开疆拓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