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等一个大惊喜

    第264章 等一个大惊喜 (第1/3页)

    时间很快进入到六月份,极紫外光刻机项目全部成员再次被徐昀震撼到,哪怕心里面已经有了准备还是被惊的说不出话。

    如果前两次会议只是单纯惊讶难以相信,那么这回则是属于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本来徐昀规划好项目接下来的方向后,他们便开始着手研究光源。

    尽管大家都知道很有难度,但或许是因为徐昀的加入尽皆充满斗志和激情,想要用自己的能力为项目进展做出贡献。

    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预料。

    这才刚过去十几天,徐昀便再次召开项目会议。

    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是进一步讨论光源的研究,结果会议上徐昀竟直接拿出了具体方案。

    并且经过研究确认,可行性非常高。

    “这份关于光源的制作方案是我设计出来的,我认为它的功率足以满足高端光刻机需要,接下来我们应该尽快将此光源制造出来展开测试。”

    会议室内徐昀看着正在看手中资料的众人,面色平静的说出这番话。

    那天他用大脑超频解决光源问题,便立刻将脑海中的方案书写出来。

    并在完成后第一时间召开项目会议宣布这件事。

    放在以前他突然拿到这个光源设计方案肯定会引起外界非常大的轰动,甚至真要怀疑他是不是意外得到了外星文明拥有的技术。

    被调查监控都有可能。

    但现在他早已向外界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他是有能力解决光刻机问题的。

    所以倒也不必故意多耽搁些时间。

    此刻会议室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件上,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听见了徐昀的话,总之丝毫没有掩饰脸上流露出的诧异和震撼。

    包括身为院士的罗长辉。

    将大家的反应看在眼里,徐昀知道他们不从现有状态脱离出来的话,他说的任何话估计都听不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些哭笑不得,但也只好选择闭口不言。

    暂时保持沉默。

    就这样不知多长时间过去,才见罗长辉率先停下动作抬起视线。

    “你准备采用氟化氙光源方案?”

    “没错。”徐昀点头回答。

    他耗费积分得到的光源制造方向正是氟化氙光源。

    相比市面上常见的其它光源,氟化氙光源性能更优适合用于光刻。

    不过其制作难度较大。

    国内始终没有解决此光源面对的问题。

    罗长辉显然很清楚各种光源的情况,因此看到文件中内容后便基本确定很大概率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按照这份文件中的设计方案来制造氟化氙光源,那么就有可能成功,如此便相当于彻底解决了高端光刻机的光源问题,大幅度缩短国产高端光刻机的研发进度。

    但他最震撼的,还是设计方案出自徐昀之手。

    他可以确定徐昀在加入项目成为负责人前,应该是没有系统性研究过光刻机的。

    也就是说徐昀在短短十几天内,不但确定了研究方向还完成了方案。

    简直就是妖孽。

    尽管早就听说徐昀的天赋非常强大,连续创造出了多项不同领域内的奇迹。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

    而现在他见识到了。

    强行压制住内心无比的激动,他再次确认道:“这份方案是你写出来的?”

    “虽然还没有进行实际测试,但我觉得这项理论是可行的。”

    徐昀面色平静回复一句,接着又反问道:“罗院士以为这项理论能行吗?”

    “可以试一试。”罗长辉沉声答道。

    就目前而言他们并没有其它成熟的光源方案,徐昀的氟化氙光源确实是最佳选择。

    加上文件中的理论非常详细,真着手去制造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得到稳定的氟化氙光源,届时是否能满足光刻机要求,只需要测试出光源可以稳定发出的功率就行。

    真要成功的话,国产极紫外光刻机便相当于攻克一项重大难题。

    是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距离新极紫外光刻机项目成立还没多久。

    当然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

    权当积累经验。

    他们两人的对话进行到这里,旁边研究员杨靖教授也终于回过神来,脸上浮现出溢于言表的笑容。

    “这份方案太棒了,我敢肯定只要按照上面的去做肯定能制造出功率强大稳定的氟化氙光源。”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其他几位研究员也像是被打开了话匣子纷纷开口表态。

    “我暂时没发现有什么漏洞。”

    “方案理论是可行的,我们应该立刻尝试实验。”

    “院里邀请徐教授您来担任项目负责人简直是非常正确的决定,这才多长时间您就已经有了极紫外光刻机光源的解决方案。”

    将几位研究员的话听进耳朵,徐昀脸上浮现出淡然笑容稍微谦虚了句。

    “我之前对光源有过相关研究,这项方案说实话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别说百分百的把握,哪怕只有一点把握都值得我们去尝试。”罗长辉这时候情绪也平静了下来,接过话茬开口补充了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