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推磨青峰山

    第三章 推磨青峰山 (第1/3页)

    1941年初夏,川军 161师指挥部来了两位神秘客人,已晋升为少将师长的何书恒秘密接待了他们。

    这两位客人是新四军第 5师派来的。皖南事变后,国共两党基本上已经撕破脸面,但师长何书恒与新四军原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整编后的第 5师仍有秘密往来。

    这一次,新四军第 5师又为何部送来了一份十万火急的情报:“日军正在随县和京山集结,前者可能沿襄花路进攻老河口;后者可能从京山进袭大洪山,围攻贵部。”

    何书恒来到地图前面:“襄花公路位于大洪山北麓,京山位于大洪山南麓。看来,日军是要南北夹击大洪山根据地。”

    “谢谢你们送来如此重要的情报!回去告诉李师长,我部即刻调整战略部署,绝不能让鬼子的阴谋得逞!”

    送走客人,何书恒拿起桌上电话:“给我接集团军总部!”

    “报告总司令!我是何书恒,刚刚截获重要情报,日军正在随县和京山集结,将要从大洪山南北两麓夹击我部防守区域,请总部给予支援。”

    “书恒,日军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攻占大洪山,寻找入川突破口。着令你部死守青峰山隘口,将鬼子阻挡在大洪山之外,其他各部搞好策应。”

    “是!请总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一个鬼子通过青峰山!”

    青峰山位于大洪山南麓客店镇境内。它山高坡陡,最高海拔超过千米,素有“荆楚屋脊”之称。它地势险要,青翠如碧,山顶有泉,一年四季水不断,酷暑旱灾水不干。主峰西侧有个洞,相传远古时期紫阳真人曾在此修炼成仙。在它的山边有一个隘口,控制着一条从京山到钟祥向北直插大洪山腹地的道路。而要进入这个隘口,必须经过“马家湾”和“斗笠畈”这两地。位于青峰山脚下的“马家湾”地势险峻,到达这个地方只有一条挂在山壁上的“之”型路;而“斗笠畈”由一百块小型梯田组成,相传古时候有位农户在此栽秧,栽完后数来数去只有九十九块田,当他准备放弃拿起放在一边的斗笠回家时,才发现斗笠下面还盖着一块田还未栽,于是这片地便被人们戏称为“斗笠畈”。“斗笠畈”由于近些年战乱不断,早已无人耕种,到处长满荒草和灌木,人行走其间难于找寻。

    鉴于青峰山战略位置尤为重要,经过再三权衡,何书恒把死守隘口的任务交给了 482团,另调配了两个迫击炮连归该团指挥。

    自从何书恒从 484团团长位置上晋升为少将师长后,他便把萧德军从 484团 1营营长位置上提拔到 482团担任副团长,该团是个加强团,团长长期在家养病,团长一职便由副团长萧德军代理。

    何书恒知道萧德军这个人不仅有勇有谋,善打硬仗,颇具将帅之才,而且暗地里与新四军的联系非常密切,很有可能就是中共地下党员。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他,就可以得到共*党领导的新四军和当地抗日武装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完全可以让人放心。事后证明,何书恒的这一决策非常英明。

    萧德军接到死守青峰山的命令,内心掀起波澜,因为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如果稍有闪失,让日本鬼子经过此地进入大洪山,他将成为千古罪人。这不,就在他接到上峰命令的同时,也接到地下党组织传来的任务,要他全力配合何书恒部守住青峰山,粉碎鬼子的阴谋,保卫大洪山根据地。

    “请党组织放心!誓死守住青峰山!”

    随即,萧德军按照何书恒的命令在青锋山一带全力备战,新四军传来的最新情报在提供给何书恒的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