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借佛修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借佛修路 (第1/3页)

    经过慎重考虑,顾正臣选定鸣鹤山作为大明火器基地。

    鸣鹤山南侧天然有若干凹洞,只需要继续深挖一两丈,便能形成一座座山洞。火药的研制、改良与存储,可以安排在山洞之中。

    这也就决定了,火药制造需要的材料,如硝石、硫磺、木炭等材料,需要安置在山洞附近。至于冶炼区域,可以安置在鸣鹤山东南角,距离句容的官道更近一些,利于大宗货物的运输。

    粮食仓库设置在西北方向,西北方向有一片森林,可以砍了,木头打建筑,土地变耕田,多出来的位置当军营。

    没办法,大明卫所嘛,兼顾生产与战备,何况军士也不是一个人到句容,是拖家带口去,总得给人家分一点地吧。

    鸣鹤山东面、西面、北面一里,南面四里设为禁区,不允许外人进出。山顶可以修了望台,环顾四周态势……

    等顾正臣绘制出火器基地的蓝图,并上了色之后,沐英就来了,顺便还带来了两个熟人。

    赵海楼、王良看到顾正臣,激动不已,连忙行礼。

    顾正臣看着脾气内敛许多的赵海楼、王良,笑道:“不成想我们还有共事的时候,听沐兄说起你们在军营中修习文字,如何,能读《论语》了吗?”

    赵海楼挠头憨笑:“县男莫要开玩笑,如此短的时间,我们能识三百字已经不错了,距离读《论语》还早。”

    王良连连点头,看着顾正臣的目光很是敬佩。

    要知道,几个月之前,顾正臣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句容知县,嗯,如今也是,不过现在顾正臣的全部头衔是:

    大明泉州县男,句容卫卫镇抚,工部郎中,句容知县。

    看看人家这升迁的速度,再看看自己,简直是羞杀人。

    若不是顾正臣帮忙,两人还是寻常的副千户,想要升迁,不去战场弄死几个胡虏根本没机会。可作为驻留金陵的军士,上战场的机会已然不多。

    也正是因此,两人对顾正臣充满感激。

    顾正臣与两人寒暄几句,拿出图纸交给赵海楼:“过了元旦,你们先带军士前往鸣鹤山,按照这个标准设禁区,造建筑库房,山洞的规格我也标注了,不可私自扩大范围,以免山体不稳。”

    “如此规整的营地,倒是罕见。”

    赵海楼看了看,整个图纸就如同刀削一般,线条明晰锐直,建筑安排更是井然有序,分区鲜明。

    沐英接过看了看,赞叹不已:“美,真美。只不过,一个小小的卫营,没必要如此森严吧,连哨岗都设置好了?”

    内地卫所不同于边关卫所,随便弄个营地,种几亩地,养几头猪,偶尔练练兵就得了,如此戒备森严,颇有边关肃杀之气。

    顾正臣微微摇头,严肃地说:“新的火器事关重大,不容出半点意外。”

    沐英想了想也是,新的火器很可能会改变大明与元廷的战略姿态,赋予大明由守转攻的战力!

    关系国运之事,如何森严都不为过。

    王良答应道:“县男,我们就不等元旦了,陛下已经给了旨意,命我们二人先行带人前往句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