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推宝钞,三难题

    第三百四十四章 推宝钞,三难题 (第2/3页)

收上来大量银铜,结结实实算是挥舞了一次经济大棒,合法打劫了大户、商人与百姓。

    可这大棒挥舞过后,朝廷在宝钞上的信誉基本上就不复存在,哪怕是后来朱老四上台,夏原吉想整顿,也没救回宝钞。

    顾正臣不清楚历史上的老朱是不是主观意识上借宝钞之手来劫掠民间财富,但这一次,朱元璋并没有选择非金银本位,而是支持了金银本位,将自己的意见真真正正听了进去。

    既然如此,那为了宝钞经久不衰,不出现过度贬值的情况,就必须耐下性子,给予足够的时间来积累宝钞的信誉,凝聚使用宝钞的信心。

    顾正臣对费震道:“陛下那里,我会努力说服。现在摆在宝钞提举司眼前的主要难题有三个。”

    “请说。”

    费震端正身形,严肃起来。

    顾正臣没有绕弯子,单刀直入:“宝钞提举司并不只是制宝钞,还需要编制相应规章令条,这些内容不仅要涵盖宝钞提举司内部匠人、官员,还需要涵盖户部、钱庄。规章令条编制是个难点,但也是确定规矩的关键,是确保宝钞流通不出现问题最重要的东西,如何编写规章令条,需要宝钞提举司内人员用心考量。”

    费震一脸苦涩:“泉州县男有所不知,宝钞提举司目前除你我之外,只有五十二匠人,典史、督监都没有,只靠你我与目不识丁的匠人,既要忙宝钞设计细节,还要写这规章令条,恐怕……”

    顾正臣没想到宝钞提举司如此简易,取出腰牌搁在桌上:“没人手便索要人手,宝钞提举司虽隶属中书,可与户部关联最大,典史、督监就让户部尚书选几人送过来吧。”

    费震瞥了一眼桌上的腰牌,连连点头。

    皇帝给了他许可,他一定会接近所有问题。

    顾正臣继续说:“规章令条是其一,其二便是钱庄筹备之事。宝钞通行天下,支撑宝钞发行、兑换、回收的,便是钱庄。这个钱庄是朝廷所设,直接归朝廷管控,钱庄中的宝钞由宝钞提举司印制之后,户部着人解送地方。若无钱庄,只行宝钞于世,便意味着宝钞没有与金银挂钩……”

    费震仔细研读过顾正臣的“宝钞十策”,其中对金银本位介绍颇多,清楚这一条是稳定宝钞的压舱石,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问题。

    “既是如此,为何你在给陛下的文书中没有写明钱庄之事,现在突然提出,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做周全。”

    费震带着几分责怪。

    顾正臣拿起毛笔,润了润墨,对费震说:“在宝钞十策之中虽没有提到筹备钱庄,可也提到了赋予地方行省、府衙、县衙兑换、收回宝钞之职。只不过现在想来,与其将兑换与收回宝钞的权限交给地方,不如户部独立设置钱庄,脱离于地方来进行管理。”

    费震身体微微向前倾:“你是在担心,地方官吏若拥有兑换、收回宝钞职权,会在这其中伸手?”

    顾正臣写下“钱庄”两个字,看了一眼费震,轻声说:“这倒不是,我担心地方官吏被砍掉脑袋之后会影响民生。若独立设置钱庄,砍掉脑袋对地方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