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调兵遣将,剑指辽东

    第六百六十六章 调兵遣将,剑指辽东 (第2/3页)

臣摆布的木偶?

    七月初八,朱元璋针对中书行省进行了一个大动作——设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是一把利剑,很多人都低估了其作用。

    在没有通政使司之前,地方奏本全部送到中书行省,交给丞相过目。若是丞相看到对自己不利的文书,一不小心将其弄没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中书丞相完全可以做到欺上控下,毕竟人在外地,想告状也不可能亲自跑过来。

    所有公文“关白中书”这是基本程序,也是中书统揽大权、控制局势的一个绝佳手段。但通政使司的出现打破了中书对地方公文的“垄断”。

    因为通政使司的职责就两个:

    其一,收集地方奏折,然后送到御前,不经中书。

    其二,有机密的事,准许随时上奏。

    顾正臣很敬佩朱元璋的手段,他并没有急着对胡惟庸动手,而是以额外设置一个新衙署的方式,进行了中书分权。当然,若是中书控制了通政使的人选,那这事就……

    外面的事与顾正臣无关。

    燥热的天里,顾正臣除了监督下格物学院的建造事宜外,就是在家中陪张希婉与孩子,剩下的时间则留在书房里写“教材”。

    格物学院需要全新的教材,筹算上需要将一二三四转化为更为便捷的阿拉伯数字,商业上需要介绍清楚商业不是农业的敌人,说清楚商业对王朝的作用,兵法上需要添加火器作战的理论,简单介绍火器的原理,材料学上需要重点说明不同材质的特性,从哪些方面研究,合金的特性……

    没有教材,没有引导,唐大帆、万谅等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明确研究的方向,更没有办法站在一定科学的基础之上去思考、探索。

    顾正臣在书房中奋笔疾书时,吕常言走了进来,禀告道:“老爷,萧成来了。”

    “让他进来。”

    顾正臣虽有些诧异,这个家伙很长一段时间没露面了,好像是出了金陵。

    萧成走进书房,手中提着一坛酒,搁在桌上,对顾正臣咧嘴道:“可有兴致喝几口?”

    顾正臣笑道:“顾家不差好酒,用得着你登门还带酒水。想喝酒没问题,先把事情说清楚,陛下有旨意了?”

    萧成打开封泥,凝重地点头道:“叶旺回金陵了,十天之后,他会返回辽东。陛下的意思是让你带泉州卫、句容卫组成的火器军一同前往。陛下还说了,你若不想去,朝廷会另选其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