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上)

    第八十七章 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上) (第1/3页)

    根据海哥生前遗愿,他和慧敏嫂子的遗体捐献给了埠头医科大学,用于埠头医科大学的教学。器官用于救治翘首以盼,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海哥生前曾说过,他曾经和慧敏嫂子商量过,取得了一致意见。他说这个决定,是他们夫妇二人另一种意义上的重生。他们夫妇二人既走得有价值有意义,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海哥不仅生前乐善好施,死后也做出了石破天惊的善举。海哥的大义之举,感人至深。说是石破天惊,绝非哗众取宠。因为在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百年后以能得到完尸视为能够安息。对于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

    海哥正当壮年,尤其是能得到像慧敏嫂子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尸,这在埠头医科大学也是不多见的,尸体的奇缺已经成了各大医学院校共同的难题。就算是得到了尸体,大多是年老病死的,器官都已衰竭。就算这样,全尸解剖课常常还是一推再推。因为按民间的风俗,既使病人生前有志愿献身医学事业,死者的儿女也往往不允许,认为是亵渎了死者。所以,每一具尸体都是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年轻新鲜的尸体更是极其珍贵。

    战智湛不是不明白,对于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人死了之后,肉体对于本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无论人死之后有没有灵魂,遗体捐献却都具重大意义。一方面,人想着在死后还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社会道德。另一方面,某些人相信人死之后,可以通过别人使用自己的器官,而使自己的生命光辉也照亮别人的生命。甚者有人认为自己的器官进入了别人身体并发挥作用时,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重生,而愿意遗体捐献。

    可是,战智湛对海哥夫妇生前的决定却疑虑重重。他在家乡时,曾经遇到过一个身上背着葫芦讨水喝的昆嵛山神清观的老道。昆嵛山神清观那可是道教全真教的发祥地,被奉为“道教全真祖庭”。金大定七年,也就是公元1167年,咸阳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云游东下,于昆嵛山修道,并收马钰、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七人修行于此处,史称“北七真人”。在金庸金大爷的射雕三部曲中,那可是威名赫赫。

    这老道自称道号“玄椤”,恐怕得有八九十岁了。生得那是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一种仙风道骨的逸韵。战智湛透着好奇,就和这位老道玄椤侃了起来。

    战智湛先是追问出家为道的生活,老道笑了笑说道:“昆嵛山全真派道教的清规戒律很多。首先,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不能吃。还得拾柴、采药、干杂活。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青灯香火之下,识字、读经,每天学习两个时辰,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您能听懂经文吗?”战智湛仍然透着好奇,忍不住追问道。

    “开头听不懂,先记住背下来,以后再慢慢体会。学了几年,我觉得全真教总的一个意思就是清心寡欲,励修苦行,救贫拔苦,先人后己,于物无私。”玄椤道长说到这里,又顺口把丘处机写的《神清观十六绝》如数家珍般地背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