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章节已被锁定

    该章节已被锁定 (第2/3页)

家之绝唱”的通史《史记》和断代史《资治通鉴》,才使这中原的战火风云永远烙印在历史的风碑书册和人民的脑海之中。

    在五代十国之后不远的北宋王朝,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为皇家帝王所编攥的《资治通鉴》,是上起东周战国,即东周威烈王姬午末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之末、北宋之始的960年,共1362年的历史。

    就在耶无害和阮晓峰从今岁(908年)三月四日(这是指农历、阴历、阴阳历、旧历、夏历的日子,但这日历不是阳历!)开始驻守在骊山华清宫院的一、两个月里,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大致是这样记录这一段历史的——

    说者在此在插言一下,是关于这“阳历”与“阴历”,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领悟这部《乱世英魂》演义《三猫流浪记》、《千古奇英》、《人生流浪》等名称以及《资治通鉴》等古书,切莫等闲视之!人人都应该了解、学习,因为“温故可知新”,不能让古老而又新鲜的知识成为历史的尘(陈)封,更不能渐渐让它们成为我们脑内的盲点!如下大多说自《民俗通书·万年历》,还请各位细心聆听:

    “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为泰西各国所通用,故又称“西历”、“洋历”。中国自民国元年(1912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因它与中国旧有之历(旧历)以及“黄历”、“皇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的一种。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但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所以每400年中要多余出0.24219×400≈97日,即要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该二月为29天,全年是366天。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诞生年算起,通称阳历。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时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因二分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秋,故回归年较恒星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有歌诀曰“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这是一“回归年”的时间,为现行制历之年,它使得每年的节气寒暑不变,有着相对稳定的规律,所以我们对这“回归年”的时间有记住之必要!

    自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积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二月末要加一天为29天,该年度为“闺年”;无闰日之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