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雁荡山

    566、雁荡山 (第1/3页)

    566、雁荡山

    雁荡山,亦称北雁荡山,简称雁山,与燕山是“音同字不同,同音不同字!”此时的“雁”与“燕”却不通矣!在浙江省东南乐清县境,属括苍山脉。以山水奇秀闻名遐迩,号称东南第一山。主峰雁湖岗,海拔1057米。雁湖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成荡,秋雁常来栖宿,故称雁荡。雁荡开始知名于唐初,至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以后,声誉渐著,寺庙亭院相继而兴,当时曾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至明朝,雁荡百二奇峰的名称已全部形成。风景区东起湖雾羊角洞,西至芙蓉白岩,南起筋竹涧口,北至仙姑洞,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显圣门五个风景区,东南部风景较集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为雁荡风景三绝。全景区总计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四嶂、十八瀑、二十八潭、十三坑、十三岭、十泉二水、八门四阙、七溪一涧、八桥二湖、等风景点,共三百八十多处,各处有一主。中以峰、石、涧、瀑著称。特产有: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世称雁荡五珍。

    由此可见,这雁荡山的实力可观!雁荡山派乃吴越之地武林名派,此次“华山擂”前夕,此派也是在邀之列。但是,北雁荡派掌门燕赤侠和南雁荡山派掌门燕尾服耐于路途遥远,并不打算参加“华山擂”。

    南雁荡山,在浙江平阳县城西北50公里。主峰海拔1237米。北起穹岭,南至施岭,东始鳌江雁门,西迄山门顺溪,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奇峰怪石,异洞飞瀑,绚丽多姿。有六十七峰、二十八岩、二十四洞、十三潭、八瀑九石,及石梁、云关、月牖、石屏风等风景点。古建筑物现存者有会文书院、报国寺、观音洞、新庵、仙姑洞、棣萼世辉楼、托云亭、鸣玉亭等。它的风景点,大都集中在东洞和西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