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大吃一惊!

    711、大吃一惊! (第2/3页)

,滑入宗教迷信的泥坑。

    通过对神、形、心、气的特殊修炼,就能得灏气之门,知元神之囊。总之,谭子《化书》十分原则地透露了人们可以通过蜇藏、内视、收根、韬光等道教秘传之法,对生命活动走向作逆向锻炼,由形化气,化神,最后化虚,完成超越。由于人们只局限于了解那些陶冶五行、流行无穷、八卦环转、神物化生的火、水、天地、变化之道,不善于体悟万物,察知身心,因而无法了解“既幽且微”的“大人之道”,也无从评价其中的是非优劣。

    谭峭修道,并不是要将整个世界忘却,而是十分了解、关心当时的社会、民情。他长年累月在久游访,观察面广,洞察力深,《化书》中的不少篇幅就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感而发。例如,他指出人民贫困的根本原因就是统治者残酷剥削所致:

    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民事之急,无甚于食。而王者夺其一,卿士夺其一兵吏夺其一,战伐夺其一,工艺夺其一,商贾夺其一,道释之族夺其一,稳亦夺其一,俭亦夺其一,所以蚕告终而缲葛荸之衣;稼云毕而饭橡栎之食。(《七夺》)

    而统治者建立国家,其所作所为,只是穷民之力,以为城廓;夺民之食,以为储栗。(《有国》)

    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原因,非兔狡,猎狡也;非民狡,吏诈也。慎勿怨盗贼,盗贼唯我召;慎勿怨叛乱,叛乱禀我教。(《太和》)

    上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发救之哉?(《大化》)

    但是,谭峭并没有指出社会改革的良方,只是希望统治者内部进行调节,以缓和正在激化的社会矛盾。只是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奇才,谭峭谭大侠并没有成为一名社会的改革者,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却给后人留下了沉思。作为道教学者,他以终生的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修炼原则,从而丰富了道教超越人生的理论。

    这可以说就是谭峭谭大侠的一生,希望我们对他和他的理论实践有所理解和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