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中原家事、国事、天下事

    805、中原家事、国事、天下事 (第1/3页)

    805、中原家事、国事、天下事

    至于慕容天水如何与宋克金等将士去游山览水暂且不说,咱们再折回头来看看这几个月来中原的战火风云:在耶无害奉旨护送“契丹第一杀手”逃窜之际,前文说到,大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六月,已叛离大梁归附岐王李茂贞的刘知俊再度向岐王请兵,同时派使者请晋人出兵攻打晋、绛二州,送晋王李存勖书曰:“不过旬日,可取两京,复唐社稷。”

    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吴越王钱鏐奏请后梁同意,割吴县南地(含今越溪地区)、嘉兴北境,置吴江县,属苏州。吴江自此立县。

    据说后来的2014年3月苏州市吴江区将人民路改称为开平路,就是为了纪念这段“开平年间”的地理历史!

    上海钱氏研究会在普陀区中山北路曹杨路口的长城大厦前恭立了高2米6、长7米2的钱王训示碑,上面刻有2009年4月18日国务院前总理。。。在海南会见台湾钱氏宗亲钱复(六个院士头衔美籍华人、大科学家、钱王第36世孙钱煦之弟,马英九的恩师,知名外交家)先生时引用的《钱氏家训》语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则必谋之。”这与中山先生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同出一辙、同一个道理。)

    丁未日,六月十三,朔方节度使兼中书令、颍川王韩逊奏请梁帝攻克盐城(指盐州,不是现在的江苏盐城市),斩杀西岐所署刺史李续直。

    梁帝派遣近臣向刘知俊说:“朕待你甚厚,为何反叛?”刘知俊回答道:“臣不背德,但害怕象王重师一样被夷灭九族而已!”梁帝又派使者对他说:“刘捍诬谄王重师暗结汾州、西岐,朕如今后悔已晚,刘捍死不足以搪塞责任!”至此,刘知俊不再回复。庚戌,十六日,梁帝下诏削去刘知俊官爵,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率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刘寻等前往讨伐。辛亥,十七日,梁帝从京城洛阳出发。

    刘寻至潼关东,俘获刘知俊伏路兵蔺如海等三十人,放他们当前导。刘知俊之弟刘知浣迷失道路,盘旋数日,来到潼关城下,关吏让他们进了城内。蔺如海等人相继来到,关吏不知他们已被擒获,也开门让他们进城。刘寻兵马乘开门之机长驱直入,夺取了潼关,并且追到刘知浣,将他擒获。

    癸丑,十九日,梁帝到达陕州。

    丹州马军都头王行思等作乱,刺史宋知海逃归。

    梁帝派刘知俊之侄刘嗣业持诏去同州招降刘知俊,刘知俊打算轻骑前往谢罪,其弟知道后制止了他。杨师厚等兵来到华州,刘知俊部将聂赏打开城门归降。刘知俊闻听潼关失守,官兵相继来到,苍黄失计,于乙卯二十一日夜,领着全家逃奔西岐。杨师厚兵至长安,岐兵已占据城池。杨师厚便用奇兵从南山急攻,而从西城门杀入夺取了长安。庚申二十六日,梁帝以刘寻为佑国留后。岐王非常厚待刘知俊刘大侠,加封他为中书令。由于地域狭小,没法赐予他藩镇,只是厚给他俸禄而已。

    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派遣使者上书告捷,并且说“俟沧德事毕,陛下扫平并寇”。于此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