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石勒用间胜王浚》

    850、《石勒用间胜王浚》 (第1/3页)

    850、《石勒用间胜王浚》

    黄重阳看到这,他又翻开兵书战策,针对《孙子兵法》的“用间篇”,找到了一则典型的用间战例——《石勒用间胜王浚》。这则闻名于历史籍册的战例,正是黄重阳在如今两国交战之初所要细心研究、借鉴的法宝。如今契丹已在挥师南下,中原野战军也已经开赴前线。他作为后方的谋士团团长,不可不为战略大局而竭尽心机!这暂时的安宁,使得他还可安坐在书案之前,但是,他的眼皮底下,血雨腥风的历史战争,又一次重演——

    “东汉以来,中国大西北一带的各少数民族便逐渐向长城以内迁徙,开始在辽西、幽州、并州以及关陇等地生活。到了西晋时期,这些少数民族已与汉族人民犬牙交错地生活在一起,许多少数民族贵族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程度的走上了封建文化道路。西晋统治集团建立在剥削与压榨人民基础上的腐蚀统治,激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随后不久爆发的‘八王之乱’,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纷纷起来反抗西晋政权的统治。这一时期,四川爆发了流民爆动,流民起义的队伍在公元304年占领民成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这时也趁着西晋政权的摇摇欲坠而起兵反晋。匈奴贵族刘渊便是在流民占领成都的同年起兵的。当时,他自立为汉王,集结军队,立志要创立如冒顿单于一般的事业。与他几乎同时起兵的还有汉人王弥、羯人石勒。他们共同推奉刘渊为主,给西晋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同时,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割据势力,想在打败晋军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势力,以便有朝一日取代西晋王朝的统治。他们当中的石勒后来吞并了王弥,战胜了拥兵幽州的西晋大臣王浚,摆脱了刘氏集团自立为赵王(历史上称之为后赵,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成为中国北方出现的十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之一。石勒用间智胜王浚的历史故事是发生在他自立为赵王之前,正因如此,石勒自立为赵王才有了坚定的基础。

    石勒字世龙,羯族人,其家族世为部落小帅,到石勒这一代,部落小帅已没什么待遇可言,为了生活,他曾给商人、地主做过田客。后被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捉住并送到冀州贩卖到一个叫师欢的地主家里当耕奴。师欢见这个二十几岁的胡人相貌不俗,善于骑射,又勇敢有谋,怕他鼓动其他耕奴造反,就把他放了。随后石勒投奔了晋朝廷养马地——马牧的小头目汲桑,并在荏平县一带组成了‘十八骑’。据说后来江湖武林之中所出现的‘旋风十八骑’便是由此流传而来。石勒所组成的‘十八骑’常常出入于专门繁殖名马赤龙、骐骥的场地,到远处劫掠缯宝,拿回来贿赂汲桑。后来石勒、汲桑参加反晋大军,汲桑被晋军杀死,石勒投奔了已在左国城称汉王的刘渊,他随着势力的扩大,设计杀掉自己的势力对手王弥,合并了他的全部人马。石勒火并王弥后,将攻击目标转向了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在其军师张宾的建议下,很快就占据了王浚的军队,并将王浚杀死,为不久以后自立为赵王奠定了基础。

    当成都王司马颖挟持晋惠帝司马衷失败被废后,他的部将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