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六盘山

    852、六盘山 (第1/3页)

    852、六盘山

    让我们折过头来再去看看这西北方向的六盘山,南方与之相对的有六盘水市,在云贵交界处乌蒙山的东部,贵州省西部靠近云南边界。而这六盘山又称陇山。横跨当今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甘肃三省区。其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m。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km,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又是渭河和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因为自古有六重盘道可达山顶,故名六盘山。此山的东南垂(陲)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

    在六盘山脉的北端,也即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的须弥山东麓,有闻名世界的须弥山石窟。在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曲径幽静,是“凿仙窟以居禅”的理想场所。自北魏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至唐代为止,先后修有石窟一百三十余个,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20余窟,分别置于当地群众称之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桃花洞等五个地方,蜿蜒约2公里。据石窟形制和造像特征,属北魏时期者三窟,室内方形,单室,有多层塔柱,雕一佛二菩萨;北周时期者八窟,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窟室为方形,但中心柱已改多层小龛为一大龛。造像以一佛二菩萨为主,但装饰华丽,高大雄伟,为全国北周造像中所少见。唐代窟多为方形,中心柱已消失,沿后三壁设佛座,窟内造像增至一铺七身。其中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题记的一窟,弥勒造像高达20米,显示出雄伟挺拔的气概。此外,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是我中国石窟艺术的一处重要遗存。中国三大石窟是: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如若加上这六盘山北端的须弥山石窟及天水积山石窟,则应是中国的五大石窟!

    至于远在六盘山东南边陲的老龙潭,虽不及远在北端须弥山石窟艺术精湛绝伦,但它依然是美名可见清史的一片古老胜地。它地处宁夏泾源县南20余公里处,是流经宁、甘、陕三省区的泾河源头之一。这里山峪深幽,松竹繁茂,飞瀑轰鸣,是为胜境。老龙潭包括上、中、下三潭,潭水深邃凛冽,是传说中唐代魏征梦斩老龙的地方。一代名著《西游记》中所说的泾河老龙王传说也就是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