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金兔毫束口盏

    551 金兔毫束口盏 (第2/3页)

这时陈睿三人已经被这只碗的真容给震惊的长大了嘴巴。

    “我曹,竟然是一只金兔毫束口盏……”

    饶是老杨见多识广,这会儿也被这件茶盏给震惊了。

    陈睿这时从他手里接过了这只茶盏。

    “小圈足、斜直壁、侈口的斗笠碗造型,胎体厚实,底部厚实,口部稍薄,通体施黑釉。”

    “并且施釉不到底,靠近底足部分有堆积的流釉……”

    “这竟然真的是一只建盏!!!”

    这段时间恶补了许多关于龙国古代瓷器的知识。

    陈睿这会儿对于古瓷的鉴定,也是有了几分功底的。

    这会儿把他记忆力,建盏的特征,和手上这只茶盏一一印证。

    最后确定,这竟然真的是一只建盏,他更是呆住了。

    竟然又是一件南宋时期的宝贝!

    这建盏在咱们龙国瓷器史上,也是一种难得的瓷器。

    这种瓷器,开始烧制与唐朝末年,和五代时期。

    而兴盛则是在两宋时期。

    因为宋朝时期,重文轻武,国内文人墨客数量众多。

    这些人聚集到一起,又不能想武人一样比骑马射箭。

    于是他们就找了个新的比量方式,那就是斗茶。

    文人们聚集到一起,各自带着自己的茶盏,然后找来茶饼。

    用专门的茶碾碾碎后放在碗里,再倒入沸腾的开水,并加以搅动。

    这样茶汤表面就会形成一层白色的泡沫,这层白色泡沫退下最慢的那杯茶的主人就算获胜。

    由于要观察汤色和白色泡沫的水痕,因此黑色的茶盏是最便于观色的了。

    而且胎壁厚实的茶杯又能很好地保温,久热难冷,易验水痕,并且能保证茶汤的味道纯正。

    这样一来,闽省地区的建窑出品的茶盏,就成了文人墨客们追捧的对象。

    于是瓷器界,就有了建盏的名号。

    但这股风气,很快就随着南宋覆灭而烟消云杉了。

    因为到了元代,统治者们认为,这种雕虫小技,分明就是让人玩物丧志的把戏。

    难登大雅之堂,所以统治者们不喜欢,这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