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掌握双全手,突破静功第五成

    第298章掌握双全手,突破静功第五成 (第2/3页)

能,都是后天领悟到的能力,后天能力怎么可能会被后代继承?!

    而且,就算能被后代继承,端木英被吕家抓住,吕家也不知道端木英生出的孩子会有异能啊!除非端木英自己说,可那样不是把自己推进火坑吗?

    所以,明魂术是靠端木英生孩子而来的,实在太牵强了。

    大概率是像风天养和王家一样,端木瑛和吕家做了个交易,她用“双全手”的能力修改了吕家人的血脉,让这些被修改血脉的人诞生出的孩子,有一定几率觉醒先天的“双全手”,而吕家则护她周全。

    “也只有这样,才靠谱点!”

    张之维心道:“八奇技的强弱先不说,这都是因人而异的,但八奇技的修行难度却是各不相同,有高有低,其中风后奇门是出了名的难学,这双全手和风后奇门类似,正常学,只怕没几个能学会的,吕慈接触过端木瑛,但即便是他的天赋却也学不会,或许融入血脉之中是最好的方式!”

    思忖片刻,张之维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又看了一遍人傀篇,这次又有了新的领悟。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张之维连忙收束思维,摒弃杂念,继续研读起来,这一读,就读了几天。

    期间,黄爷曾来过地下书屋查看,见到张之维看得入神,浑身阴阳二炁环绕,顿时不敢打扰,匆匆离开,后来几天,他也只是隔着老远的窥探,生怕因自己弄出了些许响动,惊扰到了张之维的悟道。

    张之维重复的研读《本草纲目》,从来来回回的看人傀篇到通读全文,一遍又一遍。

    在他看来,一门手段,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读到听到的,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对这种有些晦涩的东西,更需要全方位的了解,然后从中诞生出自己的理解。

    修行手段,一定要心里能够自洽,自己要能解释的通,而非根据行炁轨迹来照本宣科的修炼,糊里糊涂的运用。

    读了很久,当张之维自觉已经掌握其中奥妙之后,他开始感摄阴阳,从天地之间感受阴阳的变化。

    天地之间的阴阳二炁,是由日月交替带来的,修行之道自古便有摄取天地之间的日菁与月华的说法。

    “双全手,一手抱阴,一手抱阳,可摄取日菁和月华为己用,剧情里,吕良被吕慈废掉削成人彘,便是靠着觉醒了抱阳的红手,从而恢复自身长出了四肢。”

    “炁是一种能力,自然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凭空产生,被削成人彘的吕良,说是油尽灯枯也不为过,凭空长出四肢,靠的绝不是自身的能量,因为根本不够,他必是通过红手,摄取了天地间的日菁,以此重塑了自己的肉身。”

    “化天地之力为己用,这也是一种圣人盗之法,日菁和月华这两种力量并不简单,双全手很有潜力,但为何只展现出了对灵魂和肉身的改写能力呢?为什么不感摄阴阳,用日菁和月华来对自己的身躯和灵魂进行强化,提升性命修为呢?”

    “吕良在大是大非面前虽然没什么脑子,但也有几分小聪明,如此浅显的道理,不可能想不到,除非……除非是做不到!”

    张之维觉得自己接近了真相,因为吕良的双全手,根本就不是学来的,那是血脉里自带的,他只是本能的运用,指望他举一反三,那是不可能,他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一。

    端木瑛或许知道什么是“一”,但能否举一反三,张之维保持存疑态度,因为多方线索说明,八奇技并非是他们创造的,只是他们领悟到的,譬如风后奇门,周圣的弟弟周蒙就曾直言,这并非是周圣创出来的。

    “创造”和“领悟”差别很大,以丹噬为例,站在石碑前,根据石碑的行炁轨迹,学会丹噬的人叫“领悟”,从无到有弄出丹噬的人叫“创造”。

    “举一反三又有何难?”

    张之维淡淡一笑,他一直是个目中无人的人,当初在龙虎山,他提着食盒去找师父喝酒时,曾说天下英雄唯师父与维耳,这是他的心里话,他从不认为自己有对手,自然也不认为区区一手段对他而言会有什么挑战。

    他合上书本,将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