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选定神将,领悟道理

    第367章选定神将,领悟道理 (第2/3页)

意思是,除开像“五雷正法”这种以五脏的五炁孕雷的法门外,那些要通过符箓之术才能使用的雷法,天蓬元帅便是一个过不去的坎。

    譬如符箓一道的外箓手段里,有一门符箓叫五雷符,也就是老年陆瑾经常使用的那个。

    要想要画此符,若不使用通天箓,则必须要诵念天蓬咒,符头上画天蓬符,如此方可符成。

    可以说,天蓬元帅不仅仅是北极驱邪院的二把手,即便是放眼整个雷部,他也算得上是排面级的存在,其地位只在号称雷祖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等寥寥无几的大神之下。

    而那九天应元普化天尊,也并不是《封神演义》里说的什么闻仲之流,而是四御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他与北极紫薇大帝一南一北,分管雷部。

    在他俩之下,便是北极四圣,四圣分别为天蓬元帅真君、天猷元帅真君,翊圣保德真君,灵应佑圣真君,也就是真武大帝。

    试想一下,道教如此显赫的存在,怎么可能去给和尚牵马,去佛教当个吃剩饭,舔盘子的净坛使者?

    就是他愿意,他哥哥,他母亲会愿意?

    所以,道教是不认这一茬的,但信仰这种东西,本质是信众所产生的相信的力量,就连道家法脉这一系统的根基,也是源自相信的力量。

    这些威风凛凛的法脉神明,也是人们相信,所以存在,相信是一切的基石,若无人相信,神职排的再高,那也是狗屁。

    而且这千百年来,随着各种西游戏曲大江南北的传播,不管道教认不认,天蓬元帅猪八戒这个称谓已经深入人心,两者之间已经摆脱不了了,可以说,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不过对此,张之维倒是不在意,正如先前所言,法脉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是一个整体,信仰是业绩,实力不看个人信仰,要看在这个公司里的权柄。

    所以甭管天蓬元帅在外被叫作猪八戒还是净坛使者,那都是外界的说法,挣信仰嘛,不磕碜,但在法脉之中,他还是那个无天蓬不得使雷法的驱邪院的护法大元帅,权柄大的吓人。

    而且,张之维也不是那种带有色眼镜的人,甚至在了解了道家法脉之中,他对人的敬畏更甚于神,毕竟神乃人造,需要敬畏的是人,是天地自然。

    而这,也是祖天师张道陵的观点,当年,张道陵成立道教的时候,是拜“老子”为师,拜天、地、水为尊,以偷天换日的手段,把天,地,水这个空泛概念,进行拟人化,化作道教的三官大帝,也就是天官,地官,水官这三位帝君。

    以此手段,窃取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天地人的庞大信仰,奠定道教法脉之基,所以三官大帝才是基石,至于后来的什么元始天尊等等,那都是在这三官之上添砖加瓦而成。

    所以,张之维对天蓬元帅能作自己的护身神将是很满意的,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看了一眼旁边的天猷元帅和翊圣元帅。

    天猷元帅是天蓬元帅的副帅,双头四臂,也是大忿怒像,非常的狰狞,身形与天蓬相当,站在天蓬一侧。

    至于翊圣元帅,又名黑杀元帅,黑煞大将军,他站在真武大帝的一旁,与大忿怒像的天蓬和天猷元帅不同,他是一个有些慈眉善目的中年人形象,与他黑杀,黑煞的名号有些不符,但人的名树的影,想来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神明,也是一个杀坯。

    或许是因为天蓬元帅已经选他的缘故,不仅是真武,其他两圣在他看过去的时候,均无反应。

    张之维脑中闪过二郎显圣真君的身影,思忖片刻后,还是选择了天蓬元帅,只选猛的,不选帅的,二者本领不好说,但天蓬元帅的威猛霸气,深得他意。

    念头刚一落下,天蓬元帅的身躯突然动了起来,周身焰电交织,火雷俱动,磅礴而浩荡。

    而身在天蓬元帅身前的张之维,清楚地感觉到那种从天蓬元帅身上传来的山岳般的压力。

    紧接着,张之维眼前一黑,只觉得自己置身于另外天地,他在一片浩瀚无垠的星空之中,四周有真切的闪电猛烈交织。

    而星空深处,有一轮炽亮的星辰,当空坠落,直奔他而来。

    “那是北斗破军星……”

    张之维凝视那颗星辰飞了过来,随着距离变近,他只觉得自身的精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