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心境的蜕变!无欲则刚

    第434章 心境的蜕变!无欲则刚 (第1/3页)

    武学发力境界的突破,率先需要锤炼的,是心境!

    国术武学的境界,与全球武坛任何格斗技,完全不同。

    心境必须要契合。

    没错,

    国术重心境,任何武学的修炼,到了后期,心境必须要锤炼,与之契合,才能爆发出最强战力。

    这是陈阳进入‘六感通神’状态后,自身领悟出来的一种训练方式。

    虽然在训练组合必杀技时。

    陈阳表面上爆发出的是最基础的动作,看上去,就像是训练基本功一样。

    不过,

    每一记重拳或者重腿杀招,陈阳都将太极势的刚柔并济,八极拳的至刚至猛,十二路谭腿的凶猛疾速,展现的淋漓尽致,融会贯通。

    刚中有柔,力无穷!

    柔中有刚,攻不破!

    八极拳的核心精髓,就是一个字——猛!

    十二路谭腿的核心精髓,就是一个字——狠!

    太极拳的亦刚亦柔,核心就是一个字——刁!

    刚猛霸道,这是爆发力,是明劲中的刚猛,具有极强的冲击力,爆炸力十足。

    柔的核心在于刚柔并济,力量联绵不绝,游刃有余。

    这股柔劲,拥有极强的缓震效果,能够硬撼刚猛之劲力。

    以柔克刚!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想要办到这一切,速度必须要更快,更猛。

    力量的克制,首要的条件就是速度。

    刚!代表的是一股意志,一股气势,宁折不屈!

    柔!坚韧不拔,连绵不绝,不弃不离!

    刚太硬,易折!

    柔太软,易断!

    唯有刚柔并济,才能随心而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根据对手的反应,做出最强的判断。

    这段时间的苦练。

    陈阳对于国术武学的领悟,越来越深刻。

    每一次训练,领悟都不同。

    这是一种心境上的转变,是一种意志的升华。

    唯有沉浸在这种训练状态中,才能让人感觉到其中的差异。

    国术武学,太极与其他任何武学都不同。

    包罗万象,内家拳法中,素有国术之首的美誉。

    不得不说,

    太极拳的刚柔,阴阳等等理论,蕴含易经之道,与天地契合。

    真正的武学大宗师境界,一招一式,都蕴含天地变化,拥有极其恐怖的杀伤力。

    随手一记动作,都能变成最可怕的必杀技,让人无法抵挡。

    另外,

    武学的核心,是对生命的探索,是对人生的领悟,永无止境。

    这是国术武学与全球武坛任何格斗技,存在的核心差别。

    国术修炼到一定境界后,追寻的是自身,而并非击杀。

    由外转为内,激发自身的潜能,调整身心的平衡。

    所以,

    这也是为何国术武学对心境极其重视的原因。

    国外的任何格斗极,崇尚的杀敌,不会注重自身,而是注重武学的进攻效果。

    为了提升杀招的效果,不断的消耗身体的生命潜能。

    直到身体最后无法承受如此恐怖的消耗,这才转变为不可逆转的伤害。

    所以像极真空手道,古泰拳,马伽术,桑博等最顶尖的强者。

    他们的寿命普遍很短,生命周期被严重摧残。

    所以,

    国外很多顶尖强者,他们虽然成名时间很早。

    但是,短暂的辉煌,很快就会落幕。

    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名震全球武坛,却很难保持长久的时间。

    一旦身体过了巅峰期,很快就会衰败,最后一蹶不振,退出武坛。

    要不就是被人打死击毙在拳台上。

    没有人能保持十年以上的辉煌。

    迈克-乔横扫全球武坛的时间已经算是很长了。

    他就是感觉到自己的实力下降太明显了,这才同样加盟欧美实验室,想要延缓自己实力的下降。

    的确,

    在实验室内,他接受了第六次的试验,战力保持在巅峰状态。

    但是,他的生命潜能是逐渐下降的,这一点,哪怕欧美实验室也无法改变。

    基因的融合,只能改变身体的结构,无法延缓衰老的速度。

    “难怪华夏国术的传承中,暗劲境界,才是敲开武学大门的开始。”

    “唯有突破到暗劲境界,才有机会触碰到生命的蜕变。”

    “任何武学的发展和传承,都要遵循天地生命的平衡,需要与大自然契合。”

    “一旦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很难走的长久。”

    “易经之道,天人合一,阴阳共存,不需要刻意的改变这一切……!”

    呼——!

    陈阳似乎明白了国术武学的本质。

    武学的真谛,在于激发生命,提升寿元,而并非仅仅是提升战力。

    想要打破人体的桎梏,绝对不能依靠外力,否则就跟欧美实验室中的‘基因改变’很相似。

    古人的科技或许比不上现代。

    但是,

    并非说古人的智慧比现代人低。

    这一刻,

    陈阳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