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269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2/3页)

的时候,读者们惊讶了。

    在《三国》之中,宋词补充了一下传国玉玺的设定,告诉了读者,它是宋词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故事之中,那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皇帝始皇帝嬴政所造的。

    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

    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读者们一下子就看嗨了。

    “我曹,传国玉玺这个设定好有逼格啊!”

    “宋词你是真牛啊!新书这还没有看到第十章,又开始给我们挖新坑了是吧?”

    “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猛人啊,期待宋词后面讲述他的故事啊!听起来,和咱们的历史,不是一回事儿啊!”

    “当然不是一回事!宋词都说了,这是他构思的关于汉昭帝输掉了天下的故事啊!但我没想到的是,这小子,连汉昭帝之前年岁历史,都敢去更改啊,这要是写的不好,多半是要被喷的哦!”

    故事继续往下看。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勤王室马腾举义……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奉先射戟辕门……

    白门楼吕布殒命……

    故事,变得越发精彩起来。

    读者们,也是议论纷纷的。

    “妈的,感觉皇叔怎么混得这么差啊!”

    “哈哈,现在这个势头,还是曹老板厉害啊!”

    “好看!特别精彩!今晚不睡觉了!”

    接下来,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苏子瞻穿蓑衣】看得哈哈大笑:“有意思,真有意思啊!”

    他的帖子现在已经被顶到了万楼。

    甚至有人直接在楼层之中,把三国每一个章节的回目都发了出来,读者们都跑到了对应的回目下面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老曹这句话,这不是杀人诛心吗?”

    “你们说,皇叔此刻,是真害怕还是假害怕?”

    “精彩啊!这才是顶级作家写出来的故事啊!”

    宋词的《三国》,是《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杂糅的产物。

    该有的精彩,那都是有的。

    接下来,官渡之战……郭嘉去世……

    刘备三顾茅庐。

    当诸葛亮念出了那贯穿千古的《隆中对》的时候……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苏子瞻穿蓑衣】人都看傻了,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我曹!这隆中对,绝了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读者们,也傻眼了,目前这一章回的楼层下面,回帖的人数,是最多的。

    “哈哈哈,老诸葛出场了!”

    “这隆中对,是宋词自己写的?咱们历史上没有吧?”

    “妈的,谁能懂啊!真的是看得我头皮发麻啊!”

    “这里提到的高祖,就是汉高祖吧?”

    “应该是,但宋词会有自己的改编的!”

    周瑜与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胜强。

    赤壁之战在正史之中的主要指挥官,不是三国里面的神诸葛。

    而在宋词的书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依旧是在的。

    这些故事,实在是太经典了。

    曹操在长江前写下了《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宋词的读者之中,没有人不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