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敌后特务情报

    第39章 敌后特务情报 (第1/3页)

    “万望陛下知悉,突厥侵袭临洮两月有余,臣于后方知悉详情,此间来突厥骑兵一直无力突破我军主力,随着时间拖延突厥部队的补给现下已经成了大问题,沙钵略可汗有继续南侵之意,但是其叔父达头可汗负责物资军需,达头可汗与沙钵略可汗心生嫌隙,故意拖延,以无久战之力。”

    “其侄染干与其叔父达头可汗在后方发生了一场争斗,双方不欢而散,沙钵略可汗自觉临近秋天若不能在冬日之前返回大营,风雪极寒都将侵袭他的部队,其他的可汗虎视眈眈,所以沙钵略可汗做了以下战略。”

    “一,大军随时准备回撤草原。”

    “二,分兵绕过隋朝大军,分六路奇袭掠夺,轻骑挺进,快进快回,抢到多少算多少。”

    “三,掠夺之后,六部兵马不汇合,直接从最近处开始撤退,以最快的速度在大隋军队调动之前撤回草原。”

    “四,路遇大隋男子杀之,遇大隋女子奸之,留其性命生草原血脉。”

    “此乃突厥此次作战之方案,万望陛下尽快应对,免大隋百姓受灾受难。”

    这就是长孙晟从敌后发回来的情报,也是杨坚此次战术部署的最大仪仗,长孙晟应该是在突厥商议决定好行动方案后就有了情报,所以杨坚得到情报的时候,恰好是突厥分六路攻击我军城池的时候。

    有了这样的情报杨坚等于是开了上帝视角在打仗,知悉了敌军的目的和部署,应对起来就轻松许多了。

    首先,敌军分兵六部,并不是他们的兵力增加了,而是为了达到掠夺的目的冒险而行,并没有和我们打硬仗的能力,其二敌军这是撤退之前的疯狂,敌军要溜了,所以趁此机会不但要打胜仗还要赚点其他的东西回来。

    杨坚与杨广商议后定下了策略。

    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宇文化及前往汇合我军主力,并且将情报图带了过去,杨弘在接到宇文化及的第一时间还是疑惑,我们怎么会有这么详细的突厥情报图,但是宇文化及能根据路线快速的找到这里已经毋庸置疑了。

    杨弘见到杨坚的亲笔信便不再迟疑,命太子杨勇领军攻夺临洮城,自己则是带兵去拦截突厥袭击大隋的六路兵马。

    两日之后,天还没亮,杨广再次入宫,杨坚见面便问:“阿摩,可以收网了吧,城内的粮食再不平定的话,恐怕要引起恐慌了。”

    “恩,父皇,我一早来就是想和您说,此时动手应该是最好的时间了。”

    “行,你去做吧,朕已经拟好了圣旨。”

    “是,父皇,这将会是第一封,印在报纸上的圣旨,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杨广当即先到了报纸工坊,手上拿着圣旨,开始排版。

    “门下,突厥荒荒敢犯我朝,大军已于四野战突厥,不日定荡平流寇,明德有功,时长安城内粮价四溢,百姓不能食矣,朕深感痛心,百姓皆朕子民,百姓无食乃朕之责,特命今日起开仓振粮,以长安军粮,大兴城粮仓,救济四方,免百姓饥饿之苦。”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