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契丹

    第84章 契丹 (第2/3页)

劫掠,对远比他弱小的契丹那就直接是压榨加劫掠了,契丹人恨他们也不是一两日的事情了。

    但是杨广一听到这个要求就不打算做这件事情。

    第一,现在突厥经历过和隋朝的大战,精锐损失了一部分,再因为内部分歧,分为了东西突厥,互相攻击又衰弱了许多,继续让他衰弱下去,定会有人吞并其势力然后重新壮大起来。

    对于北方的这些部落,杨广觉得最好的方案是,多民族,多部落,维持其内部的纷争,这样对大隋来说才是最有利的,真的扶持起一个庞大的部落来,到时候反而会危害大隋。

    第二,契丹人这时候来说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目的呢?根据杨广的情报他们和高句丽关系不错,结为姻亲,难道现在是要用此办法来给高句丽解围?

    杨广想了一会说道:“耶律辰托阁下,我们与突厥已经皆为姻亲,他们将公主派到我们大隋和亲给本王,本王自然不能言而无信出兵攻打他们。”

    耶律辰托有些急切的说:“晋王殿下,现在可是大隋吞并突厥的最好时机。”

    “阁下无须再说,而且现在我们对战高句丽,战事当前,也分不出心来做其他的事情,这些事情等到与高句丽打仗完了之后再说吧。”

    耶律辰托面露担忧的说:“晋王殿下,您真的要和高句丽开战吗?”

    “不是明摆着吗?”

    “据外臣所知,高句丽可是有了和大隋一样的火器,而且士气正雄,贵国卫王的突然去世让他们得了胜机,外臣知道这句话不当说,但是外臣敬仰晋王殿下,所以斗胆说一句,外臣觉得现在不是您和高句丽开战的好机会。”

    杨广开颜一笑:“你能这么说我觉得你是拿我当朋友的,但是高句丽不尊我大隋,此事便不可能过去,仗一定要打的,本王跟着卫王叔也学了不少的战术兵法,此次也想要趁此机会施展一番,也好在我父皇母后面前露露脸。”

    听到杨广这么说,最为诧异的其实是秦琼,他只是觉得晋王殿下怎么和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契丹王子说这么多。

    这些话再往下说可能就是军事机要了,很显然杨广不是一个随意就会将军务要是随口乱说的话,所以秦琼就算是觉得奇怪,但是也不会出口说任何的话,他坚信晋王殿下定是要比他聪慧许多的,不会做这种蠢事。

    而耶律辰托听到杨广这么说,便继续交谈:“晋王殿下,我们契丹和高句丽交接,多年来交流不少,我可以悄悄的告知殿下,高句丽,虽然将全国大半的士兵都压到了和大隋交接的地方,但是他们的王没有入侵大隋的打算,或者说没有胆子,夺回了之前的城池现在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外臣不是大隋的臣子,但是历来敬仰大隋,我们契丹与大隋也一直交好,得知此情况所以觉得还是得和殿下说一说,按照现在的情况殿下不和高句丽开战,他们是绝对不敢和殿下开战的,但是殿下若是要打,高句丽现在屯兵过多,殿下恐怕难以取胜。”

    杨广满不在乎的说:“我还能怕了高句丽人不成?他们的火器我看了,水平不行,火器是有但是不够我们的好,之前我们打输了只是因为事出了意外,本王到了此处,重整了幽州军,又后续引山东军前来,整整二十万大军,皆是大隋的精锐,火枪火炮无数,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瞧着杨广那态度,耶律辰托觉得杨广有些狂妄和轻敌,完全一副天家王爷的风范,根本就没将高句丽人放在眼里,也没将阵前冲杀的将士们放在眼里。

    这才符合偌大的大隋帝国王爷的人设,百姓的命与我何干?将士的命与我何干?杀回来的军功,夺回来的城池与我有关就好了。

    身居高位久者最是容易丧失了同理心和悲悯之情,他们只懂得往上看,往庙堂之上看。

    在耶律辰托的眼中,这样的杨广冷漠,轻狂,却也合情合理。

    杨广演这样的人设倒也是信手拈来,照着杨勇演就好了。

    此时杨广倒是说:“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