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不杀刘芒,难解心有之恨

    第200章 不杀刘芒,难解心有之恨 (第2/3页)

弱!

    如今声名在外的曹仁,曹纯,哪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磨砺?

    曹真,曹休,曹彰,也是曹家千里驹,为曹氏宗亲掌管大军,埋下了伏笔!

    可是两代,抑或是三代以后呢?

    曹氏和夏侯氏,难免走向衰弱!

    被压制的颍川士族,将会逐渐蚕食曹氏的权利!

    曹操急于甩掉颍川士族,寻找河北士族的支持,征辟河北士族进入朝中,与颍川士族分庭抗礼。

    如此,才能为曹氏宗亲争夺到一丝生机!

    曹操,绝不想让他的后人,像如今的汉献帝一样,任人拿捏!

    “没想到,最了解孤之想法,并非孤的子侄,反而是刘长卿!”

    曹操苦笑不已,他发现荀彧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劲,还有曾经支持他的颍川士族们。

    兄弟相残,君臣相疑!

    刘芒一封书信,让曹操本来安稳的后方,变得躁动不安!

    司马懿身为颍川士族,同样对曹操要定都邺城的事情感到不安!

    他如今的权势,都是攀附曹丕而来!

    杨修则是兴奋不已,他身为弘农杨氏,可并非颍川士族!

    颍川派,如今势力太大了!

    “明公……”

    “文若,刘长卿还真是有意思,孤的头疼都被他骂得好了不少!”

    “明公,莫非真要进位魏公?”

    曹操一眼看向荀彧,早就有人告诉过他,荀彧实则一直支持汉室。

    董昭有些尴尬,曹操却摆了摆手,示意其继续念下去。

    奸雄,并不想回答荀彧的问题,抑或是时候不到。

    董昭吓得不敢再念,曹操则一把抢过,亲自诵读道:

    “丞相,莫要忌惮荀彧,其实此人只有忠臣之名,绝无忠臣之实!”

    “曹贼!你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荀文若熟视无睹,此乃忠臣所为乎?”

    “曹贼!你诛杀国舅董承,绞杀怀孕的董贵人,荀文若不置一问,此乃忠臣所为乎?”

    “曹贼!你带兵觐见陛下,虎贲营持刀挟行,陛下每次惊慌失措,汗流浃背,荀文若置若罔闻,此乃忠臣所为乎?”

    “曹贼!你废黜伏皇后,代天子下诏书,荀文若若无其事,此乃忠臣所为乎?”

    大殿群臣,尽数看向荀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